種拴龍
(河北省唐縣第一中學,河北 保定 072350)
語文作為我國教學體系中,教授母語的主要學科,一向受到老師、學生以及家長的重視。但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多以教師“灌輸式”教學為主,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師與學生間缺少有效的對話、交流。隨著語文教學不斷改革,對話策略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
高中語文作為文學性的學科,其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文學性與思想性,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就要求培養學生獨立的認識與思考能力,對話策略作為一種以交流為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從而探究事物本質,并進一步提高其學習主動性,提升其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對話策略還能夠有效的避免傳統的信息傳遞式教學方式的弊端,利用對話進行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更加深刻的了解學生想法,并激勵學生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個性都有著重要意義。可以說,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話策略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對話策略來說,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為其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提供了溫床。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其目的是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體驗分享出來,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生分享自身的閱讀體驗,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分享當中。但是,在實際的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教師卻忽略了學生與文章之間的交流,進而導致學生并不能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實質內容[1]。在學生分享文章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表達出對文章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是其理解程度是否深刻是教師應該注重的問題,而在學生與文章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擁有極高的專注度,這樣才能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深度發掘文章的內涵,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開拓性思維與文章進行交流,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給學生空間深層次的理解文章。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對話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積極踴躍的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達出來,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住對話的尺度,不能任由學生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必須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闡述觀點,從而使課堂教學中的每一次對話都有價值[2]。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學生必然會接觸到大量需要閱讀的文章,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信息中分辨出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其理解與文章主旨背道而馳,或者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補充過多信息,都會導致學生對文章理解產生誤區,進而影響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是比較強的,在進行文本對話交流活動的時候,其需要做好相應的維持工作,包括對話雙方的語言表達順序等,之后在對話完成后進行意見的整合。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預設幾個問題,包括“沁園春長沙的創作背景”“沁園春長沙所表達的情感”等問題,讓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以對話模式為基礎進行閱讀,同時又能夠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在閱讀完成之后,能夠清晰表達教師所提問題的答案,答案不一定要對,但是一定要敢于說,說出自己的思考內容,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對話學習,教師應該積極地創設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規避任何主觀意識沖突的跡象。而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則更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糾正錯誤,但是要注重態度應該親切誠懇,能夠以此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對話學習。例如在學習《短新聞兩篇》這一課時,教師在布置對話演練的時候,要求學生需要字正腔圓、準確無誤、流暢地進行對話,最大程度上還原播報新聞時的狀態,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然而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在遇到句式較長以及長時間的緊張閱讀時,會出現斷斷續續的對話現象。此時,教師不應該直接對出現錯誤的學生進行指責,而是應該溫和地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其平緩心情,或者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新聞,讓學生能夠了解新聞對話中上述要求的重要性,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拉近了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進而更好地學習,提升對話策略的有效性。
學生閱讀文章,品味詞、句、段時,文章本身無法說話,所要表達的內容是通過一字一句去敘述的。學生在通篇閱讀之后,通過對字句的閱讀和理解,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基本內容和深刻含義,也能與文章所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這就很好地完成了與文章的對話。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去閱讀文章,與同學討論交流,不僅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且久而久之也會培養出閱讀興趣,深刻體味到文章感情,以此使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更有效地延伸。而借助多媒體對文章經典片段進行放映,聲音和圖像的結合,可以更好地結合學生的思維,從多個角度對文章進行了解,更有利于指導閱讀教學。
對話教學在教學中提倡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并與教師、同學、文本發生有效的對話交流,對于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語文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對話策略優勢,開放對話過程、縮短學生與文章距離,并積極推動其多元化發展,以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