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露蘭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華壇山中學,江西 上饒 334103)
生物作為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生物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面對生命,提升生命價值的手段。對當代初中生進行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尊重、珍惜、愛護生命。但是就目前來看,初中生物教學甚少滲透生命教育,教師看重的還是知識的教習,忽略了學生生命層次的教育,以至于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比較淺顯。對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向?qū)W生灌輸生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對學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動進行關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生命的意義。從根本上說,生命教育就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自己、認識生命,通過生命管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義。對于當代初中學生而言,他們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影響一些不可取的價值觀,從而浪費生命,而加強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使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欣賞他人的生命,吸取他人的廠區(qū),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落實生命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作為生物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生物教育與生物教學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升華生命理念,提升對生命的感悟。
生物學研究的是包括人在內(nèi)的所有生命體,可以說初中生物課本為生命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會經(jīng)歷孕期、出生、成長、死亡四個階段,而這初中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都會涉及到這方面的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教師應結(jié)合生物知識來滲透生命教育[1]。如,在“人的由來”這一章節(jié)中,學生要想知道一個人是怎么產(chǎn)生的,就必須了解受精卵、胎盤的形成、胎盤的生長以及胎兒的成長等方面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涉及到生命教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結(jié)合視頻內(nèi)容引導學生感受生命形成的不易和母親在孕育生命過程中的付出和艱難,從而讓學生更加珍愛生命,理解父母的不易。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探究、合作等方式去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探究式教學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關愛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的樂趣和意義。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探究式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體驗生命、感悟生命[2]。如,在“被子植物的一生”這一章節(jié)中,結(jié)合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如,“桃樹種子是如何發(fā)芽?有什么特征?桃樹樹苗是如何生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愛護生物環(huán)境。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以及生命意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具體形象的案例和現(xiàn)象,有的生物知識需要通過實驗來給予感性經(jīng)驗的支持[3]。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中,教師大多是采取生活實驗的方式,學生親眼看到生物被解剖,在這種生活體驗下,容易讓學生對動物的生命產(chǎn)生冷漠,使學生認為動物可以任意宰殺、殺害,從而不關注動物的生命。而要想端正學生對生物生命的態(tài)度,使其對生物的生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教師又必須轉(zhuǎn)變實驗方式。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模擬實驗,讓學生直觀、真切地感受動物的疼痛,認識到不規(guī)則的殺害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
步入初中階段學習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有所提升,在這種壓力下,學生很容易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形成不可取的價值觀。生物教學中涉及到多種生物,這些生物中不乏一些生命頑強的,在弱肉強食的環(huán)境下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長和發(fā)展,可以說這些生物都是教師關愛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4]。如,在“陸地生活的動物”,教師可以以螞蟻為例,用一塊小石頭,壓住螞蟻,然后讓學生觀察螞蟻是如何從石頭底下爬出來的。被石頭壓住的螞蟻之所以能夠從石頭底下爬出來,在于它的不懈努力,不畏懼環(huán)境,敢于奮斗。結(jié)合這一生活實例,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討論,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使學生積極面對人生。
綜上,初中生物教育中關愛生命教育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現(xiàn)代學校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生命教育,可以讓學生對生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使其懂得珍惜、善待生命,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將生命教育貫穿于生物教學活動整個過程,借助生物中涉及的生命層面的知識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