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四川 成都 61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汽車工業發展也十分迅猛。全國汽車維修行業每年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理論基礎且技術過硬的高級技工人員,這類人員主要來源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在實驗設備、師資力量、教材資料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乏,特別是實訓技術性缺乏或落后,很難培養出符合中國目前和未來汽車維修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了扭轉汽車維修行業中高級人才緊缺、復合型優秀人才稀缺的局面,各高職院校多年來一直在尋求一個合理、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充分借鑒了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新學徒制、美國的注冊學徒制等國外先進的人才培養方式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符合中國職業教育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式人才培養模式,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越來越緊張的供求矛盾。
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汽車維修專業對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同時社會對這一方面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汽車維修專業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生通過實踐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中,進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但是目前在職業學校教學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導致教師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會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忽略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久而久之學生對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就會產生疲勞,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這將會直接影響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質量。
職業學校開展汽車維修教學時,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理論學習中,而一體化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專業技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忽略學生一體化教學。在汽車維修專業中,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通過實踐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進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這不僅是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目標,也是職業學校教學目標[2]。但是受外界因素影響,導致很多教學資源投入不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開展一體化教學。這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而言十分不利。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水平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導致新時期下汽車維修專業發展與時代需求不符。
為了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汽修能力,職業院校的教師們還需要對專業課程內容進行相應地改革和完善。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先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將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應用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無論是基礎課程內容還是專業課程內容都需要以汽修專業方向為核心,然后將與汽修專業相關的知識內容傳達給學生們,注重對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例如,教師們在講解《發動機的基本結構和維修》這一課程內容時,便可以對傳統的課程內容進行適當地改革。將該課程內容中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按照其類型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如工作原理模塊、配氣機構模塊、潤滑系模塊、曲柄機構模塊及故障診斷模塊等。對于每一模塊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進一步細致地分為基礎知識、專業能力、訓練及復習等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所編寫的課程內容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而學生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循序漸進地完成整個發動機課程內容的學習,熟練地掌握發動機內部結構,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導師是教學主體,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出高規格人才的關鍵因素和根本保證。因此,首要的是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對教師培養方案進行改革,培養出真正合格的“雙師型”人才,這可以通過將具有豐富的汽車企業工作經歷的人才引入到專業教師隊伍中,也可以安排專業教師到各大汽車企業實習實踐。其次,企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可以采取汽車企業推薦加學校考核雙途徑進行選拔,企業導師需具備過硬的汽車維修技術本領、較強的責任心、較好的教學能力等。
現代學徒制模式與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必須對使用的教材、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考核測評等進行相應的改革。因為這種模式要求教材內容與汽車維修崗位的能力相匹配、課程設置契合汽車維修職業資格標準、教學內容配套于汽車企業實踐活動、學生成績的測評要實行“校企共同考核”機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徒的學習質量,培養出適應汽車企業要求的優質汽車維修技術人員。
總而言之,汽車維修是未來幾年服務行業中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一項工作,而職業院校則是為國家培養新一批優秀的汽修專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希望從事汽修專業的教育人員在對教學任務制定了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以及適當地施行一些教學改革措施之后,能夠為學生們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早日為汽修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