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
(鹽城市大豐區(qū)文化館,江蘇 鹽城 224100)
經過人們長時間的生活與實踐形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變成社會發(fā)展的核心,也被歸入到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中。可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背景下,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表現(xiàn)出自身的重要價值,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群眾文化生活的轉變。新形勢下,要準確掌握好社會發(fā)展需求,深入了解群眾精神文化,符合群眾精神文化要求,利用文化的發(fā)展來推動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因此,群眾文化工作在新形勢下變成了重點工作。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目標需要政治、經濟文化協(xié)同發(fā)展。我們一定要充分重視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期,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抓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充分滿足人們精神生活需求,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進而提高全民精神文明水平。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追求開始朝著精神文化生活轉變。新形勢下,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是轉變群眾精神生活。在群眾文化工作過程中,要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入手,深入對群眾文化的需求進行了解,做好對群眾文化生活建設工作,進而給群眾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開始逐步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趨勢,而且已經從多個角度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去。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當中,普遍出現(xiàn)了工作理念落后的問題,工作理念無法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堅持使用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與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發(fā)展需要,理念上限制了群眾文化建設效能的提高,展開的工作無法被群眾所認可。
最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不少的文化政策,大大提倡群眾文化建設。可是部分地方并不重視,使用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當中的專項資金投入少,導致群眾文化工作單純停留在表面上,無法深入展開。部分鄉(xiāng)鎮(zhèn)雖然建設有圖書館,可所收藏的大部分是一些比較落后的書籍,與當前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科普類型書籍較為缺乏。原先的電影放映設備已經被淘汰,可是政府也并未投入新的資金來建設新的放映設施。由于嚴重缺乏文化設施,且較為滯后,對順利展開群眾文化工作帶來較大的阻礙,很大程度上對文化教育普及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現(xiàn)如今,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程度并不高,進入文化館學習與使用設備器材都無法掌握技巧。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就需要由專業(yè)技術人才指導他們利用文化館當中的基礎設施,可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文化館當中缺乏這樣的專業(yè)人才。專業(yè)人才問題較為突出,缺乏攝影、文學創(chuàng)作、音樂舞蹈、書法等專業(yè)人才,對展開群眾文化工作帶來較大的阻礙。
伴隨著我國社會群眾文化體系的逐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因為群眾文化工作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具有點多面廣的特征,為了更好的將文化推廣工作做到位,就要從發(fā)動群眾著手,將文化帶頭人的作用發(fā)揮出來,尤其是要將基層群眾帶頭人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施行群眾路線,通過群眾帶動群眾的方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總體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在群眾文化工作過程中,有非常多的帶頭人,具有非常良好的文化功底,有較廣的群眾基礎,能夠良好的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組織活動的目標。由此,一定要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做到位,將部分帶頭人的工作做好,經過引導與激勵,讓群眾學習與傳播文化工作,從而實現(xiàn)文化工作的最終目標。在具體的文化建設實踐過程中,不論是文化活動組織還是科普知識,都需要充分對帶頭人的意見進行聽取,通過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總體社會效應。
我們能夠想到的群眾文化形式即多種文藝比賽,多地方按照區(qū)域比賽,可是這樣的文藝性質的比賽難以讓群眾所接受,自身不具備觀賞性。這樣的文化比賽不能在環(huán)境當中為群眾營造良好的欣賞氣氛,比賽規(guī)格各不相同,甚至有的生搬硬造,比賽形式毫無新意,這樣的形式距離群眾生活較遠,距離文化藝術欣賞也比較遠,因此,這樣的文化比賽無法良好的調動起群眾的觀賞欲望。所以,一定要打造出貼近人民群眾生活實際的文化形式。嚴格按照群眾的需求來舉辦比賽,促使群眾都可以主動的參與進來。文化工作者要主動展開思考,了解群眾真正喜愛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與內容。文化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掌握最先進的文化經驗,從而更好的提高群眾文化建設力度。
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載體即多種文化設施,例如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等,都需要增強建設力度,為良好的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供必要的場所。群眾文化建設當中,一定要增強對多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例如有關方面要加強財政撥款力度,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需要的資金,從而做好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比如建設圖書館的過程中,通過改造圖書館的環(huán)境,增強對多種信息技術的使用力度,充實圖書館的藏書資源與電子書資源,讓群眾可以從圖書館當中獲取更多有效的資源,從而真正的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例如加強對科技館的建設力度,在科技館當中要經常開辦一些活動或者組織展覽,讓群眾能夠有機會接觸到比較多的新技術或者是新產品,進而良好的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
為了持續(xù)發(fā)展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需要有關文化主管部門在平時工作當中重視建設群眾文化工作人才隊伍的問題。具體原因是不管是任何一種工作,人力資源都是十分重要的元素。所以,相關的文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關注人才隊伍建設,具體方法如下:首先,主管方面要與教育機構深度展開合作,便于在高校或者是職業(yè)院校當中設置群眾文化管理專業(yè)的本專科以及研究生專業(yè),利用這樣的合作形式,為群眾文化工作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其次,創(chuàng)新群眾文化人才評價制度。針對群眾文化人才評價過程中,不能只將學歷與職稱作為唯一評價標準,而是應該將工作的實際成績當做第一評價要點,要把評價人員的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去,從而加強對群眾文化人才的引導,讓他們更加重視在平時工作當中積極展開創(chuàng)新。最后,各個文化主管單位一定要加強對民間群眾文化團體的支持與扶持力度,比如為其提供演出場地,為他們聯(lián)系演出機會等。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的逐漸加快,新形勢做好群眾文化工作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然發(fā)展趨勢,也成為了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任務。因此,一定要充分將群眾文化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努力展開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為群眾們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充分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