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宏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范壩初級中學,甘肅 隴南 746411)
英語閱讀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作為語言學習的重要手段,當然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有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但是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都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方面。
(一)各類考試對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任務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一個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水平對學生以后對英語的運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綜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近年來的英語試題來看,試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求也是在不斷地提高。題目更注重考察對閱讀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夠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并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學生如果僅僅滿足于讀懂手中的教材,不擴大語言的輸入量,不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是難以持續發展的。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教授閱讀的方法,訓練閱讀速度,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二)新課標對初中英語閱讀的要求。新課標對初中英語大綱的要求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好基礎,目的是不僅要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具體要求包括: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理解生詞的含義;能找出文章的主題,理解段落以及句子間的邏輯關系,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能讀懂常見題材的閱讀資料;能利用字典等工具進行學習;要求有一定的課外閱讀量。這些要求進一步說明了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而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增強閱讀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語言知識方面
1.詞匯量積累不夠,閱讀速度較慢。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單位。積累詞匯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前提。正因如此,詞匯量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主要原因。詞匯量積累不夠閱讀水平就難以得到提高。
2.課外閱讀量少。初中生課外英語閱讀量少,缺乏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這就難以了解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這就造成學生很難正確把握文章的真正含義。
(二)閱讀方式
1.邊讀邊翻譯。有些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喜歡把英語轉化成漢語,再來理解文章,這樣很容易影響到閱讀速度,從而影響閱讀的時間。閱讀不是翻譯,這種方式肯定不可取。
2.有聲閱讀或指讀。這種閱讀方式同樣會影響到閱讀速度,而且會造成難以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
3.邊閱讀邊查詞典。很多學生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對詞典依賴性很大,這種方法雖然能短暫理解生詞,但也會促使學生養成離不開詞典的習慣,導致學生的猜詞能力差。如果在考試中遇到這種情況就難以將閱讀進行下去。
4.經常復讀。復讀是指在讀完了一個句子或者段落后,又回過頭重復閱讀。很多學生在閱讀時遇到個別生詞或句子時難以理解時,注意力就停留在此進行反復回讀。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閱讀速度,對文章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沒有閱讀效率。
(一)指導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知識
教師在教授新詞時指導學生觀察詞型,利用構詞法推測出一些詞根派生出來的新詞的意思,并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前后綴,這有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這些技巧方法通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實際運用,在閱讀文章時遇到生詞就會運用構詞法推測詞義,這樣一來詞匯量就會伴隨閱讀量不斷擴大。同時,教師也要教授學生記詞匯的方法,可以通過讀音來記,或者是放到句子里、段落中記,這樣記得的單詞才會比較牢固。語言是要日積月累的,告知學生要做有心人,記錄下在閱讀中見到的一些單詞、短語等。
(二)教師要積極拓展文化背景知識
讓學生多了解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對學生閱讀英語文章是很有好處的,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在介紹與閱讀材料相關文化背景時,也要鼓勵學生自主的去閱讀英語國家的書籍,進一步加強對對其文化背景的理解。
(三)閱讀策略的指導
1.略讀。就是快速瀏覽全文,尋找文章主題句,抓住文章大意。主題句是一個能夠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一般是位于文章開頭,也有位于斷尾或段中。主題句對于理解整片文章的意思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掃讀。就是指快速掃視句子、段落或者文章。以最快的速度從一篇文章中尋找所尋找的某一具體細節。尋讀一般是在略讀后。
3.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或者跳過,就會降低閱讀速度,影響對整篇文章的整體把握。這就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以及已有的多方面的知識來猜測生詞的意思,有時也可以在不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前提下,跳過難以猜測詞義的詞匯,這樣才能保證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揮其主導作用,同時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摸索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