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常謹
(深圳市龍華區實驗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
本課為義務教育教科書(嶺南版)“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借助熟悉的臉蛋開啟思維、展開聯想,通過形象的變化來表達心中的形象。人類(動物)的豐富表情給予學生無限的創作素材,在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嘗試用各種方法來表現表情豐富的臉,體驗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相聯系的特征。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善于觀察、思考,初步具備了應用美術語言和應用各種生活素材來創造表達自己的感受,大膽表現心中的想法,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容易被激發,老師稍作啟發就能有豐富的創意。
1.初步觀察人的各種表情,了解喜、怒、哀、樂不同的表情。2.引導學生抓住表情的特征,并用軟陶進行表現。3.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熱愛。
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
運用軟陶表現各種表情,用夸張的手法,鏤空的方法制作有表情的景觀燈。
景觀玻璃瓶、軟陶、雕刻工具、燈帶
游戲:“你劃我猜”
教師出示一個寫有表情的成語,如:“捧腹大笑”,請一位同學上臺,全班同學做表情,他來猜。(2分鐘)
【利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并為教學做鋪墊。】
1、引導學生欣賞古今中外關于臉部表情的藝術作品。
師:藝術創作和現實生活中的人臉發生了哪些變化?
【制造疑惑,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誘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p>
2、引導學生說出藝術作品的創作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觀察這些藝術作品,能不能概括一下藝術創作中最常用的創作方法是什么呀?沒錯,夸張與變形是藝術創作中最常用的方法。
【通過觀察讓學生分析藝術作品的夸張變形手法,為下階段的創作做好鋪墊】
3、通過喜怒哀愁四張圖片,引導學生說出五官運動的特點。
師:表情的變化會引起五官和肌肉的運動,你能說出在不同的表情,五官發生了哪些不同的變化嗎?
【通過學生的觀察,了解五官變化特點,為接下來運用軟陶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表情做好鋪墊】
4、一分鐘添畫作業單
師:老師給每個同學設計了一張導學單,請大家用一分鐘時間,用線條和色塊成另外半邊臉。
貼有半張表情的照片的作業單(詳見文后附件),讓學生用線條和色塊,添加另外半張臉,在添加的過程中,想一想怎樣用夸張的手法,色彩可以怎樣搭配。
【學生創作常??嘤跊]有參照素材,又或者臨摹教師示范導致作品千篇一律,添畫作業單,通過半張照片的參考,加以線條色塊的創作很好地利用素材,又避免了作品的雷同?!?/p>
5、認識軟陶的鏤空和雕刻
師:線條和色塊在軟陶創作中有不同特點,用軟陶表現線條的方法有哪些?
生:搓成長條、切成長條塊、在大面積泥塊上鏤空長條圖案……
通過學生的觀察,教師的啟發,在玻璃器皿上表現線條和色塊有兩種方法,鏤空、粘貼。
【進一步學習表現手法的夸張,并具體到軟陶材質和玻璃器皿的融合,鏤空的學習為下一步制作透光的燈具埋下伏筆。】
6、微課教學
師:老師錄制了表情景觀瓶的微課,讓大家帶著三個問題去觀察。
問題一:老師用了哪些雕刻的方法?問題二:重疊的部分色彩可以怎樣搭配?問題三:老師運用了哪些藝術創作方法?
【微課因為它的直觀效果讓越來越多耗時太長的手工創作課程所運用,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既強化了所學內容,又直觀地了解了制作步驟?!?/p>
師:請大家運用夸張的手法,鏤刻一個表情豐富的玻璃瓶,注意雕刻刀的安全使用。
【巡視輔導,并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啟發、幫助。】
師:請大家在每個景觀玻璃瓶里放入燈帶,并懸掛在講臺上方。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們的杰作吧!
關上燈,學生不由自主齊聲驚嘆,燈光從夸張的表情里透射出來,有的玻璃瓶是生氣的樣子,有的還吐著舌頭,甚至有人給玻璃瓶表情帶上了眼鏡……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鼓掌,我們制作了一排表情豐富的景觀燈!
【通過豐富的展覽形式,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并通過學生自由交流經驗、感受、評價?!?/p>
1、欣賞評述
師:還有哪些藝術作品會用到夸張的方法?我們一起來欣賞民間美術中表情夸張的作品。例如:面具、門神、石獅等感受民間美術的質樸和厚重、夸張和變形、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
【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變形藝術特征及其思維方式,拓展視野?!?/p>
2、課外思考
師:除了軟陶貼在玻璃瓶上,我們制作表情有什么方法?燈光可以透過玻璃發亮,我們還可以使用什么材質?用生活中的物品是否可以表現?要準備哪些材料?
【課題延伸,加大知識容量,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并為下課時做準備?!?/p>
本課的特點在于材料,通過玻璃器皿可以透過燈光的原理,以及軟陶粘附在玻璃器皿上的原理,學習鏤空的方法以及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來表現人的各種表情。在最后的展示環節,亮起一盞盞表情燈,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對美術創作的熱愛。
整個課程富于活力,學生參與課程活動的熱情很高,學生的作品富于創意、豐富多彩,有許多出人意料之作,不管是平面作品還是立體造型都別具一格。教材教“活”了,學生的思想激“活”了,潛能激“活”了,促進了多元智能的發展,促進了人的發展。
此課程把繪畫表現與手工創作結合在一起,從添畫作業單的線條與色塊,到軟陶材料的鏤空與重疊,兩者之間的過渡過于僵硬,學生很難找到兩種線條表現的共同點,導致脫節。如果可以延長課時,第一課時,從軟陶的材質的浮雕作品入手,在玻璃器皿上粘貼半張浮雕作品。第二課時,只解決另外半張鏤空的臉,通過夸張的手法,鏤空出各種表情,并與浮雕工藝融為一體,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有效突破重難點,體驗民間藝術的魅力。
教育即發展,創造即享受,樂教樂學師生共同成長的境界,讓學生在愉快中學。進行愉快模式教學活動,再從而產生感性體會后再進行動手表現,達到智力發展與實踐表現相結合。通過欣賞、了解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通過繪畫表現和手工創造,用美術元素來表達自己的思維中的變幻形象。能較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通過語言與繪畫來表達心中變幻的形象,感受民間藝術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