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娟
(江西省撫州市萊溪鄉黃滿幼兒園,江西 撫州 344599)
當今,幼兒教師在教育中更多是引導者,而合作者和支持者未充分體現,更多的教師傾向于“教師”這種單一的身份。目前,幼兒教師的學歷偏低,幾乎沒有本科以上的幼兒教師,盡管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學歷相差不大,但職稱卻相差甚遠。老師專業知識的儲備不夠,缺乏對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多數一線教師認為自己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教育研究方面是專家學者的事,對自己素養的認識比較膚淺,并且對于教育信息交流渠道掌握較少,信息不夠通暢。教師的教齡比較小,教學經驗不夠豐富。部分教師甚至認為幼兒教師的三重身份還包括“保姆”,對自身身份認識不夠準確全面。
幼兒教師由于其對多元化角色的認識不足,具體工作中三重身份的轉換還是有欠缺,例如,部分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雖然有正確的教育理念,首先會考慮給孩子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但是,在整個過程中,什么時候體現教師角色,什么時候體現家長角色,什么時候體現朋友角色,在進行教育時不能熟練適時的轉化三重角色,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通過幼兒教師家長、教師、朋友三重身份的塑造,可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教師三重身份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幼兒教師首先應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其次在適當的時機下實現三重身份的轉化,強化教學功效,從而使教育成為一種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動態互動,師幼建立起合作、互動的關系,更好的去教育孩子,并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
幼兒園教師明確自己的三重身份—教師、家長、朋友。幼兒教師應該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三重身份,意識到自己在進行幼兒教育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三種身份,首先要熱愛幼教事業,熱愛幼兒;其次要認真學習,努力提高專業修養,擴寬各種收集教育信息的渠道,并合理的運用于教育當中;最后日常生活中,要把幼兒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走進他們的內心,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幼兒教師的三重身份需要在不同的時機下進行轉換,教師要認真觀察每個幼兒,善于抓住每個時機,而且對其情感、人格、社會性品質等多方面發展予以積極的關注與呵護,這是“家長”角色的體現;幼兒教師要同幼兒一起做游戲,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導,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指導,成為游戲的伙伴,這是“朋友”角色的體現。幼兒教師要具有創造性,要依幼兒和環境而變,轉換身份,從而更好的教育幼兒。
幼兒教師家長身份的呈現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兒童的關愛與呵護,其主要構建內涵是為加強幼兒對教師的信賴感,基本目標是實現教師與幼兒的心靈溝通,進而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奠定扎實的學習思維基礎。當前我國大多數家庭強化了對子女的學前教育,而這是基于兩種因素基礎上的:其一,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競爭的壓力也突出體現在我國的各項領域之中。在競爭環境下,大多數家庭不得不放棄了一部分對子女的關注,進而將精力投人到事業發展之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是人們對事業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子女的關愛。因此,幼兒教師的家長身份塑造彌補了我國大多數家庭情感方面的缺憾。其二,從兒童成長的角度分析,幼兒教師家長身份的塑造也彌補了幼兒的成長缺憾,填補了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兒童家長可大部分精力投放于事業發展,又能夠保障幼兒健康茁壯的成長。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幼兒教師在學生心中塑造家長形象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必要的。
幼兒尚處于對事物的認知階段,即便是教師,也難以辨明其對幼兒成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國的教育發展到現在,在學前教育階段,大多數幼兒教師主要以屈理,以引導為主要手段,彰顯教師的主導作用,彰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才是樹立榜樣,強化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職業的魅力,加深了對教師的認識。老師是兒童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她以游戲伙伴的身份進入兒童的生活;老師是兒童一日生活的引導者,在順應兒童的探索需求時還在不斷整合提升兒童經驗的過程中有效引導兒童的發展,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老師是兒童一日生活的組織者,當兒童遇到困難需要幫助中時,教師組織兒童共同探討,使更多的兒童共同參與和思考,讓孩子在教師組織各種活動自主發展。
人的思想與行為個性的塑造大多數啟蒙于幼兒階段,在幼兒階段形成概念,在少年階段形成認識,在而后的成長階段再次經歷重塑與再認識的過程,并最終形成固定模式。朋友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要素之一,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階段幫助幼兒認識“朋友”的概念,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塑造朋友形象有著重要關聯。教師朋友身份塑造的重點在于要讓幼兒認識到教師是他們的朋友,這體現在教師要考慮如何與幼兒一起成長,將自身充分的融人到學生中間,如與學生一起學習、游戲,共同認識周遭環境,第一要讓學生認識朋友有好壞之分,第二要讓學生認識朋友有助于自身成長,最終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朋友”概念,培養幼兒的識別能力以及開朗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