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林豐學校,遼寧 盤錦 124000)
今年來,信息技術全球化的形式正在逐漸形成,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現代人類的工作和學習中幾乎都能看到信息化技術的身影,人類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悄悄發生了改變,由此可見,教育領域中引入信息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選擇。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重、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能力較弱的時期,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種快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語文的魅力,調動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優勢為快速、多樣、準備、有趣等,它包括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動畫、文字、影像為一體)、發達的互聯網搜索、便捷的交流軟件等形式,它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簡化了教師板書時間,優化了課堂結構,更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有效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發散思維的能力。信息技術的引入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不但幫助教師提升了教學水平,更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與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堂的高效進行離不開學生對語文課程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表現出對語文的熱愛,他們才能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文學素養的養成。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盤古開天辟地》一文,這篇課文是一篇抽象的神話故事,且文中處處充滿神奇的想象,優美的句子和生動的詞語為大家呈現了盤古高大雄偉的形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關于這個神話故事的動畫片,通過直觀的畫面感激發學生對神話故事的興趣,再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信息技術的呈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PPT的形式為教師節省了板書的時間,圖像軟件展示色彩豐富的圖片,視頻軟件播放聲影一體的動畫或影視作品,除此之外,發達的互聯網中也包含著巨大的寶藏,搜索軟件、學習軟件、交流軟件等等都可以用來作為教學的工具。例如,在學習人教版《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需要學生自主搜索某一個漢字從古至今的各個不同版本,學生會利用互聯網優勢,自行收集漢字的,并做成一個展品,由此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學生對漢字的好奇和興趣,通過了解漢字的演變培養對中華語言文字的欣賞能力以及培養民族自豪感,還能提高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除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升華。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和知識,教師時刻注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刺激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抽象語言的感知和想象,促進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柳樹醒了》一文時,教師在講完后,通過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展示早春桃花綻放的景象,然后模仿“春雨給柳樹洗澡了,洗著洗著,小柳枝喲,軟了。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枝啊,綠了。春風跟柳樹捉迷藏了,藏著藏著,小柳絮啊,飛了。”的句子形式進行句子仿寫,由此激發學生對春天來了的體驗和現象,思考大自然除了柳樹外其他生物的變化,發散學生的思維。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手段能將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文本內容化作立體的感官盛宴,學生在生動形象、直觀具體、趣味橫生的內容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被瞬間調動出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完美結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創造力,使得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優化語文課堂效率,提高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