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寬
(貴州省興義市雄武鄉中心小學,貴州 興義 562400)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自身的服務意識可以對學生的潛能以及創新意識進行激發,為高素質人才的成長奠定結實基礎。班級是一個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最基礎的單位,是師生教與學互動,培養學生素質的最基本形式,更是孩子們學習與活動的平臺。而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學校最需要、最辛苦者,其工作的優劣決定了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德育教育、安全教育是否有成效。但是在農村小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學生服務意識有所欠缺,這樣十分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確切落實。因此,班主任服務意識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多年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實際,對學生服務意識現狀及教師構建服務意識的策略進行分析,以期促進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為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管理與服務均是對學生進行治理的方式,但兩者的不同定位會對教師自身的態度、行為造成直接影響。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重視對管理的運用,而在以管理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下,教師作為主導者,教學活動的開展只是為了對教師的教學計劃進行落實,對教學目標進行完成,即便教學中存在著不滿足人才培養要求的內容,教師只是對其進行忽略,只重視對自身業績的追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需要對管理以及服務進行明確區分,并對服務意識進行有效強化。
素質教育開展就是想要學生在接受統一基礎教學的同時,能夠獲得對自身天賦以及愛好進行充分發揮的空間與時間。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服務意識,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教師沒有對學生自身的素質結構進行明確認識。在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分數、成績,這樣不僅會出現高分低能的狀況,還十分不利于學生素質結構的良好發展;其次,教師缺少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動力。傳統的績效考評中學生成績作為重要指標,與教師自身的工資、發展直接掛鉤,所以教師會采用各種方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與教師自身發展、績效無直接聯系,有時教師會認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會對其成績造成不良影響。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比較強勢的位置,而教師的長期俯視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小學階段,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造成直接影響。首先,教師的不寬容容易讓學生出現自責心理,特別是優秀學生,他們會存在相應的焦慮狀況,擔心因為某件事情影響自己在教師心中的形象。而教師的不寬容,會讓學生深陷自責當中;其次,教師的不尊重會引發不良傾向。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害怕教師點名回答問題,因為回答錯誤時,教師就會立刻進行批評。這樣十分容易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出現嚴重的學習焦慮傾向。
由國家的相關教育方針中可以看出,教育就是服務,并且現代教育理念更加重視服務育人,同時對教師的教學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職責逐漸由傳遞知識轉變為激勵思考,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利用更多的時間、精力開展一些高效、創新性的活動。所以教師需要對新時代教育事業所具備的特性進行明確理解,對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進行樹立,也就是在對學生需求進行充分滿足的基礎上,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良好服務。首先,教師需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做到換位思考;其次,學校需要對現代化教育理念進行有效宣傳,對服務意識的樹立進行明確強調,并對相關制度進行制定。
對服務意識考評體系進行構建,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服務意識進行確切樹立。首先,對服務指標進行明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寬容、耐心等都可以對其服務意識進行體現,所以可以將這些指標進行有效分解,使其成為考評體系中的各項要素,然后再以各項要素自身所具備的重要性,對相對應的分值進行賦予,從而對教師的服務績效進行考評;其次,對考核形式進行有效優化。考評主體有:學生、家長、校領導等。學生作為被服務的主體,其評價最有價值。但是小學階段學生通常會被教師所左右,所以其反饋意見通常缺乏相應的可信度以及效度。所以可以利用不實名作答的方式對教師的服務意識進行評價;最后,重視考評結果的指導作用,將其作為對教師職稱、獎金等進行調整的重要依據,從而為教師提升自身服務意識提供充足動力。
教師聘任制度對教師服務意識的有效構建以及教育理念的有效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教師的聘任制度還存在相應問題:第一,聘任合同缺乏完善性,對教師服務行為沒有較強的約束性。目前部分地區老師評了高級職稱就不上課了,或者任課較少,相關部門也沒有硬性規定約束。第二,很難對解聘進行落實,這樣無法對教師服務理念的有效轉變提供充足動力。所以需要在教師聘任合同中對服務意識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納入,以對教師的服務意識進行有效約束與管理。同時還需要對教師的解聘進行確切管理與落實,從而對服務意識低,不具備良好服務績效的教師進行合理解聘。
綜上所述,九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班主任老師的服務意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關鍵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需要尊重、關心、愛護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重視對自身服務意識的有效構建,從而促進小學教學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