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緒坤 蘇玲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8)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合目前各高校教育的種種優劣,確立了在各科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針。思想政治的培養,是我國人才的必備素質,也是領導我國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
這是領導人在國家發展工作中統籌規劃得出的重要指導戰略,高校必須貫徹落實,在思想政治課程編排時兼顧新式課程改革的要求,做出最符合時代發展的教育課程,通過改變授課形式、授課方向等措施,能讓學生通過學習課堂知識,認識到國家和黨的領導作用,從內心分發出昂揚斗志,努力學習。籍此能夠讓學校不僅能培養出技術專業水平過硬的人才,更能培養出一批思想先進、愛黨愛國的新時代大學生,讓這批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引領國家未來,在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這是高校一直不重視的環節,一般都是以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十九大以來國家的指導思想要求將這一重要領域重視起來,我國發展不止是需要基礎知識、專業水平優秀的人才,更是要思想形態、行為意識都與時俱進的人才,高校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緩。不止是學校的領導層面,校內各科教師也要規范自身,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新思想,借助最新的意識形態武裝自己,保證自己的課堂授課能符合思政教育的需要,一切以學生為主體,關注現實大學生的多元、多維、多層的精神需要。
目前高校的學生,都是在應試教育的制度下成長起來的,但關于思想政治方面的覺悟卻涉獵尚淺,這不便于國家主體思想的傳達,也不符合新式社會發展的需求,校方必須結合當下的時代的發展,巧妙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學生進行傳達,培養其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學生也深受其影響,借助網絡授課手段,靈活地授課,將黨的十九大指導思想和思政的核心知識理論對學生進行傳達,不僅適應社會的形式,更讓學生樂于接受,潛移默化地形成思政的觀念,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
(一)用心探究思想政治的課程核心主旨,了解課程教學目標。新的課程在創新時,層面越來越深,思政教育課程理念須得順應國家發展的需要,隨著時代革新。教師應該細心研讀、洞悉課程目標、精確理解大綱、鞏固理論基礎,以便構建高效課堂。思政課程理念講究引導綜合素質的形成,讓學生能體會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其發展的關鍵,這也是該課程的中心思想;德育的講授也要與時俱進。學習課程基本理念時,我們要找到關鍵點,即接觸、做人、生活、需求、與時俱進,以此來輔助理解。教師在體會思政教學的核心思想時,要緊密結合國家發展的指導方針,與教研組進行商討,培養自身剖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能力與技巧,領會課程目標的設置意圖,將思政教育理念巧妙地與課堂授課結合起來,寓教于樂,潛移默化中規范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變成國家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二)貫徹落實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環節。教師在吃透教材資源后要將其體現在課堂上,收集相關資料,整合各處資源,以便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工作,要借助課堂授課巧妙地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思政例子,能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高校的學生已能夠獨立整合自己所學知識,教師應該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收集資源,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籍此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其參與到社會生活中。資料先經過他們自行探究,而后展示出收集的信息,提高了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其主動參與進來,教學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三)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教學效益最優化。構建品德與社會課程高效課堂。教學效率即通過該理念來表現,也稱“雙化”。本課程若要保證最佳的教學效率,那舊的講授模式便不可取,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行實踐,形成“自主收集,大膽展示,分享所得的 “雙化”模式。構建本課程高效課堂時,教師要把單純講授的時間控制在上課時間的三成左右,把七成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行安排學習計劃,探究所學知識。學生依據老師整合的資源來探尋課堂內容,與組內伙伴一起討論,組內各抒己見后匯總其思想作為小組見解,隨后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在這個實踐中鍛煉學生剖析見解的能力。若有小組內學生堅持自己的看法,要充分給他們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進行溝通協作。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有所得,讓每堂課中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能主動交換意見,分享自己課堂所得。教師在本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是要鼓勵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并能獨立總結歸納信息并對其進行有效表達的能力,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會協作、探討,讓他們了解到“人屬于社會,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必須符合社會的發展”,教會學生課堂所學會讓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無窮,讓學生能夠保持積極主動的心態面對生活。
結語;在各科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時代發展下的新式方針。為此校方要緊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謹遵學校和黨的領導,通過不斷強化自身政治覺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國家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高校領導者要時刻牢記使命,以培養新型思政和專業知識全能的人才為目標,踐行國家的發展戰略,讓我國能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中華民族的輝煌。高校的全面的教育建設,能出現更多的全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