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雯
(江西省宜春市第八小學,江西 宜春 33600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邏輯思維的養成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能幫助學生從普通事物中更快地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對于青少年兒童的智力發展也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本文是從微課的角度,結合微課情景和數字仿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辨證地討論在微課角度下,數學教學方法的過人之處。
微課角度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方法和訓練具有可實施性。一方面,微課不僅僅局限于講課,而是利用視頻結合所需要講授的知識,更生動地以情節模式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帶著課堂的知識目標去學習,有助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視頻教學特有的聲音和動畫設計,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欣賞動畫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而,微課對于已經習慣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來講,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中,不是通篇講,而是抓住教學內容中的一兩個重點或者難點知識,詳細、深入講解,達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效果。學生掌握知識會更加主動,解題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高。最后,在微課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側重性地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當作創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為主導,以課本教材為依據展開的灌輸式教學,學生作為知識的接收者,往往只能通過教師的講授和自主學習課本知識來實現學習目的,這種教學模式的長期使用,導致學生對教師及教材的過度依賴,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微課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學習,不再只局限于課堂授課及課本知識。這樣的全新教學手段,將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融入了學生的學習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樂趣所在,拓寬了視野,改變了傳統數學觀念,提升了學習效果,同時也實現了通過微課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舉例如下,《乘法的初步認識》利用微課講解時,任課教師可制作動畫,在游樂場中,有6張長椅,每張長椅坐5人;還有4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坐3人,問坐長椅和蹺蹺板的分別有多少人?學生很快就列式計算:5+5+5+5+5+5=30人、3+3+3+3=12人。之后,任課教師繼續提問:如果長椅的數量是10張,甚至更多時,我們也列加法算式計算嗎?請學生自己交流、討論,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用加法一個個計算,當遇到題中條件數量較多時,計算比較麻煩,會浪費很多時間,從而引導學生自己主動、積極地去探索一種更簡單的解題方法。
微課對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其最大的優點是隨時隨地通過微課的視頻教學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有利于學生在課后主動和自己的伙伴進行探討合作,互相促進學習。所以,為了方便學生的課下學習和討論,就要求任課教師將自己做好的微課課件整理,創建完整的資源平臺,讓學生在學校的官方網站自行下載學習或者通過家長通訊軟件接收課件,這樣學生就能很方便地分享老師上課的教學內容。其次,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課時很短,普通情況下低于十分鐘,內容精簡,而小學數學的教學課程有很多的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還要建立系統完善的知識網絡,因此,教師要把所有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傳達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系統地學習數學知識,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值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在學習新知識時難免出現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要想讓學生對微課一直飽含熱情,積極主動地利用微課學習,就要求任課教師在制作微課課件過程中,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具體而言,就是任課教師要準備充足的上課素材,使用多樣性和多元化的聲音、動畫、圖片內容,結合數學知識點進行講解,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設置教學反饋環節。比如學習《多邊形》時,任課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圖片并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三者組合而成的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法。為了使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任課教師就要用多樣化的微課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點的教學。
微課是一種具備高度靈活性與自主性的教學形式,微課視頻時間短、內容豐富、互動性強,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微課視頻,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微課資源的價值,而且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而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自主權,才能更好地進行思維的開拓與發展,因此,微課的教學形式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而言,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方法是多樣性的,作為引導學生學習、成長的教師,首先要尊重、關愛、賞識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獨立思考,團結合作,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勤于動手操作,主動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積極思考從未接觸過的問題,最后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微課資源,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