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微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公共管理系,重慶 401331)
中國共產黨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比較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將很多工作的進步都建立在了思想進步的前提之上。在歷代政治報告中,中國共產黨都將報告思想部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要求高校需要在把握教學過程當中不斷融入新時代的治國理政新思想,這樣一方面既豐富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知識,同時也有利于馬克思主義思想走入高校,走入學生的認知,更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使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理念。
在十九大報告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不僅一次強調有關于在治國理政中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這要求黨員要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利益,一切以人民群眾出發,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并且將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與人民群眾結合起來,與黨結合起來,十九大報告提出來的治國理政思想很好的符合了中國社會和其政治實際。[1]
堅持科學化的研究判斷教育方式。治國理政新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落實下,仍然需要高校堅持科學化的研究判斷教育方式。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念教育呈現各不相同,在十九大報告中,新的政治理論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的傳導路線,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意識形態呈現著多元化的特點,要求高校要不斷調整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識,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
1.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增強政治意識
高校在進行德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的思想灌入治國理論新思想,高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教育,更要將學生融入社會實踐教育當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教育過程中,也要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以便更好地融入治國理論新思想當中。
2. 科學指導,提高大局意識
思想教育同治國理論新思想相互融合,重視教育與管理之間的聯系,結合當今時代的具體要求,完善有關制度,為高校學生提供指引方向和教導,提高高校學生的大局意識,對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都進行指導。
3. 深入價值觀念教育
老師在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讓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展現出搞得科學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核心意識,高校應該更多的展開教育理念多項互動演講,通過核心觀念培養活動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將價值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同時也可以開展價值觀入課堂,開設價值觀教育課,讓學生印象深刻,自覺通過文化的傳播,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課堂的知識。[2]
1. 高校思政教師應樹立理想信念
高校教師在傳播黨的政治理念中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高校應當多開展對于教師的德智理念教育,引導教師樹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只有當教師樹立了理想信念,才能自覺地感受到責任意識,了解到作為黨不同時代地政治治國理念方針的政治責任意識,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教授,更好的完善自身,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 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道德素養
一個學校的教育水平,主要的是看教師的教育水平。所以,要將治國理政新思想很好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到的素養,同時學校應該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全校園里面也是教育教師的重要保障,可以提高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引入一批德智優秀的老師為學 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教師。
3. 深化高校思政教師的學識基礎
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授學生有關融入治國理政新思想的領頭人而且還講給學生生活中提供一定的指導,所以,高校在擇教方面應該多考察于思政學識,引入高學識的教師,通過教師的言傳身受,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和學習的模范,這就要求高校擇師時要慎重,不僅僅考慮的是學識,更要符合治國理政新思想的號召,與此同時更要考察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核心價值觀的水平程度。[3]
4. 錘煉高校思政教師的仁愛之心
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師自身的能力水平高,并用自身蠟燭的光,用溫暖來鼓勵學生,用耐心來教導學生,這樣才能將治國理念新思想更好的傳播到學生群體當中,也將更好的體現在國民思想政治教育當中。
綜合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看,應該更加突出融入新時代的號召,體現時代的背景,讓學生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的同時,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有關國家發展戰略的背景,治國理政新思想的提出有許多對于高校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指導實踐。所以,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該主動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多種的活動來達成目標,使治國理政新思想得到很好的融入,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