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廊坊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隨著這幾年各地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群眾舞蹈也慢慢的帶著它獨特的魅力走進人們的生活。廣大人民群眾是群眾舞蹈的最直接參與者,群眾的日常生活素材促進了每個舞蹈作品的產生。所以,我們應該帶領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擴大群眾舞蹈的隊伍,提高群眾舞蹈的整體水平,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
和其他的藝術形式相比,舞蹈有著獨特的表演方式和吸引力,在整個舞蹈的發展過程中,群眾舞蹈慢慢成了群眾休閑娛樂的主要途徑之一。因而它的參與者層次讓群眾舞蹈有了群眾性與地域性的特點。
群眾舞蹈的主體和群眾舞蹈發展的促進者是群眾。在表演內容和表演地點上,都要以群眾為出發點,讓人們去了解熱愛舞蹈。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在年齡和職業上有很多不同,有孩子、青年和老人等,他們有的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農民,有為家付出的婦女,有為城市建設做貢獻的建筑工等等,充分說明了群眾舞蹈的群眾性特點。
一方水土一種文化,每個地區的當地生活習慣和環境都直接影響著舞蹈風格的確立。就崎嶇不平的山區與地域面積廣闊的平原相比:高山地區在舞蹈風格的把握上偏向小家碧玉;平原地區會偏向于奔放豪邁。例如《基諾大鼓舞》就把西雙版納基諾族特有的慶祝活動用舞蹈的方式呈現給大家,把基諾族女人柔美嬌小,男人彪悍有力的民族特征表現出來。《酒鄉情》更是在舞臺上用款款家鄉勞作姿,將酒是家鄉美鄉近情更怯的情懷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群眾舞蹈的地域性特點受這些不可逆的地域性因素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審美水平和對文化的需求也在提高,群眾舞蹈融入到人們的文化生活中也成為一種潮流趨勢。
1.情節的構思
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于舞蹈的選材,而情節的構思是群眾舞蹈選材的核心內容。本身群眾舞蹈非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對群眾舞蹈內容的上要嚴格慎重。要選擇容易理解且簡單的舞蹈,這對于群眾來說不但容易完成,而且適合群眾的舞蹈發展。
群眾舞蹈的創作中題材的選擇一定要以群眾為出發點,貼近生活,簡單易解,這樣才能表達出人們最真實的情感,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展現出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群眾舞蹈創作的靈感主要來源于人們的日常活動,只有把最普通的生活情節藝術化,才能受到人們的支持和認同。
2.音樂的選取
我們在創作舞蹈的過程中要注意音樂的選擇問題,從多方面來分析音樂與舞蹈的搭配性。
第一、要分清參與的人群層次。按一般規律來說,孩子喜歡上口快、容易記住的音樂,青年人喜歡節奏感強的音樂,中年人偏愛柔美、舒緩的音樂,而老年人傾向于有年代感的音樂。我們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次選擇不同的音樂,再搭配上不同的舞蹈,這樣就很容易的符合大眾的口味。第二: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在當今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音樂的更新也越來越快,我們要及時更新音樂庫,為舞蹈的搭配準備更多的選擇性。讓參與者感受到其中的新鮮感,從而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和關注。
3.動作及隊形的編排
舞蹈的動作是體現舞蹈主題的最主要部分。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難免會有編排者的個人想法,切記這個時候不要忽略了大眾的意見。但同時也值得注意的是動作的難易程度,尤其是中老年人,因為自身身體的原因,動作難度一定不能太難,還要考慮動作幅度的大小,要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否則會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
舞蹈的隊形是整個舞蹈的框架,如果框架不穩,最后也會失敗。在進行隊形編排的過程中,要考慮人員的數量,數量多的可以充分發揮這個優勢設計一些流動的線條,而數量相對較少的就可以在層次上多做一些變化,時間空間對比明顯一些,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求全面發展群眾文化,群眾舞蹈又是群眾文化的重要部分,大力推廣群眾舞蹈可以進一步推動整個社會的文化發展。
群眾舞蹈的參與者是群眾,其編排舞蹈的帶領者也同樣來自群眾,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編排的能力決定了舞蹈作品本質的好壞。但他們又沒有專業舞者那么好的身體素質和豐富的知識儲備量。所以,要想保證作品的質量,其帶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為編創出好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創作者專業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參加不同舞蹈風格的課程培訓,參加各種舞蹈學術交流大會和各種文藝演出,增加舞臺經驗,很多很多。還要深入到群眾中去,群眾舞蹈本身的題材就來源于生活,編創者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某些細節,汲取其中有利用價值的線索,產生出更多的情感共鳴。
群眾舞蹈和專業舞蹈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社會功能和獨特的魅力。它不光能在人們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強身健體,還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反映出社會更深刻的內涵,間接地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對美的敏感度,這也導致它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群眾舞蹈這一文化活動的參與對象包括來自各個年齡階段和各種職業的人們,這樣強大的吸引力是別的活動不可比擬的。
參與群眾舞蹈的人們,大多年齡和職業有很大差異,但是因為熱愛舞蹈慢慢走到一起,他們在跳舞的過程中逐漸相知相識,結交了更多的良友。作為底層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他們有著不普通的生活,舞蹈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但是由于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大多都是非專業的普通人們,都是帶著對舞蹈熱愛,沒有受過專業的舞蹈培訓,所以相比較他們的創作與排練受很大因素的限制,實施起來特別困難。因此,要想提高群眾舞蹈的整體水平,首先要普及群眾的文化意識,要有積極學習的心態。其次要開放多渠道來學習相關的知識,加強對它的認識和了解。
近年來,全國各地關于各種形式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確保廣大群眾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臺。群眾舞蹈的參與者對舞蹈的認識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些做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在空閑之余享受生活,更把群眾的整體文化水平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分享其中的快樂。
綜上所述,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活動很重要的部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群眾舞蹈也顯得尤為特殊。群眾舞蹈既增加了人們的生活趣味又提高了人們參加文化活動的素質素養,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舞蹈。審美和健身是群眾舞蹈最表面的功能。增加群眾對舞蹈的鑒賞水平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藝術修養的加強和文化藝術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群眾舞蹈的開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