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麗
(河南省淅川縣第一小學,河南 南陽 474450)
轉眼間,踏上講臺,身為人師已有二十年,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獲。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默默無聞的奉獻,努力去做一個受學生和家長尊敬、信賴的好老師。一路走來,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寫滿了愛和奉獻。立德樹人,我一直堅守在教育教學的路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好,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頂峰。教師的愛也是學生進步向上的動力,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學中,我對每個學生都充滿關愛之心。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生命,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無限希望,他們今后都必將成為社會建設的生力軍。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從良心上,還是從責任上,我都不容許自己有一絲一豪的懈怠,特別是后進生,對他們更是關愛有加。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以赤誠的愛去溫暖后進生的心,才能激發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們在“我能行”的信念指導下,個個充滿自信。
常聽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這也難怪孩子,因為當今社會,孩子們接受到的信息更為豐富、復雜,這影響著孩子們,所以對待學生還需要耐心,有時說一次不行說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四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咱有耐心,說的次數多了,讓學生自己感到再犯這種錯誤就太對不起老師對不起自己了,他就不會再錯了。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特別是小學生,我們更不應該只盯著成績,只盯著分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分數的奴隸,而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即使再優秀的學生也有不足的地方。楊格晴同學學習習慣好,成績優秀,字跡寫得特別漂亮,畫也畫得特別好,是一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但有一點,她有些內向,不大愛說話,也不喜歡和同學們交流。為此我專門組織了“書法比賽”和“繪畫比賽”,讓她在比賽中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己的信心。通過這兩次活動,不僅使她增強了信心,還讓她找到了和同學們交流的話題。她現在還成立了書法和繪畫興趣小組,自任組長,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打得火熱。
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堅持學生自主、全員參與的原則,不管是什么活動都鼓勵學生積極參于,并為他們創造各種機會。在今年開學初,我集思廣益,讓同學們討論班級需要設立哪些工作崗位,組織召開應聘會,鼓勵學生人人爭當班級管理員。學生們群情激昂,人人參與,極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由于這個崗位是自己競爭得來的,所以每個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做起事來認真負責,并且能積極想辦法、出主意,班級工作搞好。每周的班會和各種主題活動,都在班級管理員的領導下搞得有聲有色、井井有條。
教學中沒有驚心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是就在這些平凡小事中用自己平實堅韌的心態教書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鑄造師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我就少說多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同學們樹立學習的榜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自我充電”:在教學之余,我努力抽時間向其他教師學習:聽課、聽講座、學論文……對照自己,取長補短,博采眾家之長;教育專著、教學雜志,讀讀,摘摘,作為知識儲備,必要時可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在默默中耕耘事業,雖嘗歷盡艱辛,但一路行來我也采擷了累累碩果:依據國家新課程標準,結合教體局開展的“導學互動”課改實驗,我創新課堂教學,學生都愛上了語文課。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自主探究能力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發展。“清暉來時路,古月依舊照今人”。自古以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就是為師的準則。我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樂在其中。學習著是快樂的,工作者著美好的,收獲著是幸福的。作為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愛著教育事業,也深深的愛著我的學生。站在新的起點,我將繼續用全面發展的師魂塑造人,用無私奉獻的師德陶冶人,用高風亮節的師表鼓舞人,為了那無悔的承諾,譜寫出無愧的奉獻之歌。
愛心立德,奉獻樹人,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立德樹人,我將一直堅守在路上,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