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佳
(伊寧市第四中學,新疆 伊寧 835000)
語言是我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是我國文明的載體。換而言之,語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科目,它的作用不僅僅是讓人具備識文斷字的能力,同時也是我國文明的重要組成。但是,隨著教學機制的不斷更新,我國的語文教學已變成學生提高成績和教師完成學校任務的手段。導致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高中語文教師機械地傳達與講解中完全不能得以體現。機械呆板的古漢語,無聊簡潔的教學方法,甚至對學習傳統文化的高年級學生來說,都有一種矛盾的感覺,至此導致現代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基本上停留在最膚淺的表層,以至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得不到正確的引導,致使現代青少年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能力正在逐漸喪失。
語文是所有科目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學科中契合度最高的學科之一,也是學生九年的義務教育中最能感受到中國文化魅力的學科之一。特別是在世界各地文化激烈沖突的背景下,我們國家的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兼容性不僅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而且促進了對文化侵襲的抵抗。就文化弘揚而言,我們可以從高中教科書的《勸學》中,感受到對教育應當有的正確態度,認真對待學習。這些經典的文章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所以教育應當盡可能深化教學,從而發展和弘揚傳統文化。
就我國近幾年來看,在抵御外來文化侵襲方面,我國青少年深受西方外來文化的侵害。例如慶祝西方傳統節日的熱情比自己國家的更積極。長此以來,東方文化將面臨嚴重的流失問題,從而使我國的傳統文化進一步的喪失。因此,想要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襲,關鍵就在于強化高中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契合。
現代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但隨著快餐文化的不斷滲透,教師和學生都對傳統文化存在一定的漠視,所以現代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仍是膚淺的。因此,想要提高高中語文和傳統文化的契合度,就必須深化加強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只有通過教師正確地講解和引導,才能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主動地學習弘揚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的教學方面,教師不僅僅要精準掌握教材內容,還要盡可能地精煉語言并做好備課。比如說,在講解《沁園春·雪》之時,教師除了要完成《沁園春·雪》的課本要求外,最好還要把《沁園春·雪》的來源之處,當時的社會背景,整個《沁園春·雪》中毛澤東主席所傳達的思想和意義等等,通過全方位的知識輻射來強化學生對文章理解,并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就完成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學習。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教師,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為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通過新媒體教學,或情景教學為學生提供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學習《出師表》時,可以先對課文內容講解,之后通過播放關于諸葛亮的活動視頻或者事跡故事,讓學生們能更深入的了解諸葛亮當時的心理,同時,還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科普更多內容,通過內容的傳遞來加強學生的聯想性思維,從而加深學習印象,進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深化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建立情景模式來幫助學生有效記憶,更好地了解課文其中的意義及情感。
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的興趣集中在課堂上的傳統文化上,還要把學生的興趣集中在放學后的傳統文化上。閱讀名人名傳,觀看視頻等等,有助于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識記和理解。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教師應對著名的作品略知一二,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的《水滸傳》,教師完全可以對自己所了解的主角人物進行大致分析,通過對學生“食欲”的調取,去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同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個小的閱讀交流會,使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思想的沖突來改善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進一步增強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染。
總的來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全球化文化的持續沖突,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正在慢慢消失。為了使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弘揚和傳播,教師必須從高中開始工作,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深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因此,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契合高中語文教材和傳統文化內容,努力引導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進而讓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