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貴州省織金縣第六中學,貴州 織金 552100)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尋幽探勝。所以,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的入門向導。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不失時機的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生動的“我要學”,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筆者認為:
作為數學教師,必須對教學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并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必須全面、深刻地掌握數學教學目的,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此來檢查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多渠道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一段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創造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上課伊始,學生思維還沒有轉換過來,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做好課前“熱身”活動利用一句幽默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可緩解教師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又可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活躍教室氣氛,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一旦出現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課前兩三分鐘,是一節課的熱身時間,可以全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活動或表演。
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因此,創設一個學生學習情境,不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學生由“好奇”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還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從而盡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課堂調控,一般包括進程節奏的控制、氣氛的適當調節和學生注意力的調適等幾個方面。
1.調控課堂氛圍。心理學認為,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應有的創造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營造愉悅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最佳的心態下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合作、共同參與、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要盡可能的縮小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最大程度地和每個學生發生心靈上的溝通。要善于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允許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學生的不同意見,不要輕易做出否定的評價。而不是高高在上,應貼近學生,尊重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最需要的關懷和幫助。教師要采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習內容創造一種寬松、和諧、平等、合作、進取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誘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催促思維。從而使學生受到鼓舞,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2.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完成新課的教學,是把握這一環節的關鍵。所以,新課的講解就是要求教師通過簡煉的語句,準確無誤地抓住關鍵部位,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突破難點,講清重點,使學生產生頓悟,不給學生的思維帶來模糊的成分。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歡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充分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學生答題正確時,要加以鼓勵;出現錯誤時,應給予指導;思維受阻時,應善于啟發誘導。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對于那些討厭數學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課堂上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永遠保持學習的欲望。長期以來,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數,老師們想方設法加班加點,搞題海戰術,增加作業的數量和提高作業的難度,擠占其它學科的時間進行“查缺補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公式、定理,晚上還要夜以繼日做習題……學生承受著學習的重負,失去了參加各類實踐活動、學習其它知識的時間和機會。我們要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入手,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行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有適當的時間參加自己喜愛的有益的活動,感到學習不像做苦力一樣難于承受。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激發出來。
其次,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課外活動通常是開展教育的重要場所,其優點是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實際,可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學生對某項活動產生了興趣之后,就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努力去參與,直至自己得到滿足為止。因此,我們要結合教學實際,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參與語文課外活動的興趣,指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作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把數學學習變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變成愉悅心靈、提升素質、發展思維、反思歷史、感受現實的必經途徑和過程,他們就一定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出乎尋常的快樂,就一定能夠對這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