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霞
(四川科技職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1)
鑒于語言教學都是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目標的,且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國家對高職教育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部分院校已在改革和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高職教師還在沿用“一言堂”的“填鴨式”教學,早已無法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高職教師應采用分層教學法,輔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主要是因為分層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這就讓學生們感受到只要通過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后復習就會取得學習上的成功,因而他們會鼓足干勁開展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
由于各個學校的教學環境、招收到的學生水平都參差不齊,國家對于各個高校的教材使用也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大部分的高校評價學生也是通過考試的成績來評定,并且高校通過對學生的統一化培養,也并沒有達到社會需要的程度。這樣的結果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學校的教材選用不合理,教材過于停留在書面或者理論層面,沒有對學生進行實質化的影響或者是實質化的教育。另外,有部分的高職院校選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材,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特點。總之,在選教材方面,大部分的高校普遍都沒有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或者是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或者說我們現在編寫的教材要么過于理論化,偏離我們的生活日常;要么過于統一,沒有對應特定的真實的人群來制定相應的標準。
由于高職院校的招生生源總體上來說一部分是來自于高考失利沒有被本科院校錄取的學生,一部分是來自于中專、技術學校或者是職業高中,他們的英語水平本身就相對薄弱。同時,同一所高職院校,同一個班級,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也不同,學習英語的基礎也參差不齊。例如,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的學生,因為自身水平不夠,沒有恒心和毅力相信自己可以攻克難關,原有的基礎制約著他們,很難有精力再去突破自己,另外一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也不喜歡英語,干脆就放棄英語。再加之教材的針對性不足,教師備課的不全面、不科學,這些學生的成績、學習英語的水平很難在短期內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參差不齊和教學效率的低下致使其能力沒有進一步的提升。
鑒于我們的教材是比較統一又缺乏生活氣息的存在,它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一個綱要或者是框架。這并不是說教材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我們要以教材為基礎,增加教學的靈活性。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增加教材中沒有而生活事件中又需要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對于教材了如指掌,又對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特點銘記于心,更要對學生的認知接受能力有一個了解或者是統計,根據多方需要,以教材為原點,靈活地加入教材中沒有的因素,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融入社會需求,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備課教案,達到可以利用教案對于學生來說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相異的程度,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出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的策略,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充分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和需要,具體情況可以是先參考學生高考時的英語成績,進行初步了解,接著可以找他們面談了解他們自身對于英語學習的看法和想法,在完全了解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喜歡程度、重視程度之后,在結合學生自身的基礎水平,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初步分組,可以大致上先分成高、中、低三個組別。之后,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再根據對他們的觀察,綜合每位學生的英語水平及愿意為學習英語付出的努力,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調整,將一些有潛力并愿意學習的學生調到更高層次的組別中,將不愿意學習英語的學生分入較低層次的分組中。
對于學校的硬件條件,學校要竭盡全力進行改善。對于學校只以考試結果為標準評判學生的行為,教師應該進行課堂分層教學,嘗試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產生良好的效果,從而說服學校改變只以成績評判學生的想法,進而由一所學校對其他學校產生影響。教師在進行分層的時候,要綜合考慮不同的因素,對于學生的分組,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意愿。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模式,設置不同的學習環節,由易至難,對應不同的小組,進行教學設計。
為幫助學生實現英語學習目標,高職院校英語教研組可組織學科帶頭人制定分層學習標準,讓教學目標設定更加標準。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營造輕松、和諧課堂氛圍,培養高職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針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材,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應體現出差異性,將應用作為教學側重點的導向。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擬定考核評價標準,組織實施不同難度的高職英語考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采取口語對話、文章寫作、閱讀等內容,從而掌握一些實用技能;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可采用聽力、閱讀等考試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語感,并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匯;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通過簡單的英語對話、簡短的閱讀材料等,檢驗他們的學習進步程度。
分層教學是我們對于教育改革所做的初步試探,我們應該認真謹慎對待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環節,將教育改革落到實處,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緊跟時代需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積極地面對教育改革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