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
(湖北省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設置已經相對完善,但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尚未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很多情況下思想政治課都處于陪襯的位置,這就說明高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雖有關注,但并沒有深入探究此課程的重要性與具體的教學方式。入學時,學生從巨大的升學壓力中剛剛解放出來,開始接觸全新的世界,對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學習狀態卻明顯有所懈怠。雖然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部分學生自控能力較弱,進入大學后開始沉迷于網絡,課堂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問題并未引起高校的重視,教師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依舊遵循傳統模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學方式太過落后,學生難以與教師產生思想共鳴,難以接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處于單一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脫離是高校的通病,這一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表現最為突出。
其一,網絡中的不良信息逐漸增多。就大學生身心特點而言,他們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很容易受不良網站信息的影響,在網絡平臺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部分網站運營商為了吸引用戶,會發布一些誘惑性的信息制造點擊率,網絡不良信息大肆繁衍,直接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其二,多元化思潮的快速泛濫。因為互聯網媒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中西方文化在不斷融合和碰撞,一些不良的享樂主義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也愈發明顯,不僅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還對大學生三觀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
首先,思想政治信息化專業教師隊伍相對匱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理論教學根本無法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進程的要求,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信息化專業知識明顯不足。其次,網絡平臺教學效率與水平相對較低。因為專業教師信息化技術與水平不高,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依賴圖片與文字、時事政治視頻、PPT課件等,不能充分合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使得教學效率始終處于低水平狀態。
就課程教學而言,教學方法是最為關鍵的一大要素,直接影響著整體教學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能夠為優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應基于網絡技術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對此,可以采取以微視頻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這可謂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教學前,教師制作內容明確的微視頻,并將其上傳到班級郵箱或校園網中。學生在課前下載好微視頻資料,提前學習了解其中的主要內容。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自學情況為依據進行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使課前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變成學生吸收與內化知識的主要載體。這一教學方式不僅轉變了教師和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還轉變了課前與課中相關功能,顯著提高了思政課教學效率與水平,使其得以衍生和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獲得了豐富的內容與資料,但也給學生帶來了巨大誘惑。網絡信息各式各樣、參差不齊,在各種思想的不斷沖擊下,學生難免會形成多樣化的觀念。對此,高校應有機結合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合理利用互聯網補充并擴展知識體系,指導學生正確篩選并利用網絡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高校應重視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積極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實際需求相符,進一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發展。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的覆蓋范圍與用戶日益增多,社會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因此,高校從互聯網角度出發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同時,有必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強調移動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接觸移動互聯網的主要載體是智能手機,其已經成為高校借助網絡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因此,APP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學校已經開發了專門的APP,其涵蓋了豐富的學習資料、題庫、實例分析,擁有一定的交流互動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輔助作用。所以高校應根據學生具體狀況,開發獨具特色的APP,為學生擴展學習陣地。
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必須學會與時俱進,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時提高專業能力。為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幽默詼諧,教學內容也應與學生特點相貼合。還應熟練應用各種新媒體軟件、論壇、微博、微信等。與此同時,教師在創新教學方式時,還應有機結合新媒體與傳統教育方式,通過多媒體將視音頻與書本知識相結合,基于網絡熱點話題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等。此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新媒體,與學生之間進行深度交流,通過微信群等就社會時事熱點,與學生積極討論,并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
互聯網的不斷更新優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不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還是師資隊伍、學生思想引導等方面都有著明顯影響,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過程中,先明確認識互聯網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在此基礎上,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充分實現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統一,全面提高思政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