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國
(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實業分公司,山東 濰坊 262737)
國有企業跟普通企業不同,是國家歸國家所屬管理的企業,也代表了我國企業的整體形象,因此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方法,值得推行并且發揚光大。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來源,引導者黨的走向與黨風建設,運用到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必定有良好的影響。要借用黨組織的政治思想,就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提高國有企業的軟實力,切實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本文主要介紹了思想政治工作與國有企業集團文化建設的融合研究。
在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用新的思想觀念教育、領導廣大的員工,逐漸培養一支以重視和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的骨干級政工隊伍,構成隊伍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企業建設實際成效的完成度,在生產過程中出除了技術上的不斷完善和進步,還需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使其自覺成為推動企業發展或者轉型的引領者,進而提升企業的文化精神層次,企業的文化建設發展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具有一定推動作用,漸漸形成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為兩者相互融合提供合理的助推[1]。
思想政治工作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并不是僅存在一種假設形式,兩者之間有許多共通之處,能夠發揮出互補作用,為更好的融合做好鋪墊,進而有能力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領導工作人員,實現“凝聚人心,組織建設”的思想理念,引領企業文化的建設方向,指導企業的文化創新,同時在外部能夠提升企業的形象,在最根本的環節上提升企業的地位,進而增強競爭力的作用。
目前的企業文化建設進程并不理想,作為國有企業的指導思想,企業文化建設中缺乏了對正確價值觀念的指導[2]。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和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企業卻缺乏了這一思想文化的教導,使得企業員工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所以,企業的文化建設不能缺少對員工價值觀念的引導。如果員工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影響在實際工作中的取舍,影響工作效率與有效性。
目前推行思想政治建設,但是要把這一舉措真正落實還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目前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過于形式化,只搞口頭落實,并沒有實際應用。在進行思想政治活動時,也只是形式性的應付舉辦,并沒有把政治指導真正傳播到員工的思想中。這樣的文化建設,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文化軟實力,既浪費了時間人力,又浪費了資源,不利于企業的建設與發展。
要建設企業文化,首先要從基層出發,關注每一位員工的文化教育,關注人文文化建設。但是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恰恰忽略了這一內容,企業只注重進行廣泛的人文傳教,卻忽視了對每一位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且沒有根據員工實際情況進行思想政治建設,導致企業文化的建設脫離企業實際,并未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思想指導與影響 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再企業實際運營方面無法發揮其實際作用[3]。
每個企業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企業文化是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具有統一正確的價值觀的企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整體。人力資源管理離不開價值觀的引導,要把表面形式落實在實踐上,更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工作思想,積極倡導現階段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的對員工開展科學文化教育和專業知識的培訓,確立一致的行為準則,增強企業發展的實力。
新常態的背景下,對于企業發展進程而言,國有企業對于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要增強兩者融合的力度,將口頭化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引領員工尊重文化,讓思想政治起到溝通作用,通過這一條鏈,將文化建設的思想充分注入到員工頭腦中,有利于職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4]。
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是培養積極向上、團結一致的企業文化環境氛圍的關鍵。并且以發展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讓員工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不斷培養競爭、發展和責任意識。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讓文化觀念深入人心,并融合精神文明建設,結合企業發展的變化,調動員工學習企業文化的積極性,讓企業保持蓬勃生機。
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相互融合、相互完善,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對企業文化的發展具有保障、推動,以及領導的作用,是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發展的強大動力,融合并不是唯一原則,但是兩者能夠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