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慧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微課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中,成為教學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雖然漢語是人們每天都在用的語言,但語文卻成了學生最不擅長的科目。在小學考試中,數學、英語可以答滿分,若想語文答滿分,機會十分渺茫。微課出現在教育領域中,是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契機。“微”中見大,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是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橋梁與紐帶。
關鍵詞:微課;高效課堂;小學語文
一、如何理解微課
微課指的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一重點開展精彩的教學活動。通過精細化的信息設計,通過媒體的宣傳,更加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微課的產生依賴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不斷擴大流量。也可以理解為微課伴隨著互聯網技術應運而生。微課的瀏覽次數不受限制,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反復進行學習。不只局限在課堂上,可以在公交上、地鐵上,甚至在上廁所的瞬間都可以上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薄弱的某個知識點,通過微課進行強化,方便實用,儼然成為教育領域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微課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意義和作用
“微”中見大,微課能夠使語文課堂更加高效,使語文教學更加有針對性,而不是一味地死板和循規蹈矩。微課的運用改變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微課使小學語文課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
語文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非常難的,尤其是古詩文。而微課的運用目的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抓取到課時重點,滿足教學需求的同時,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
2.打破傳統課堂固有的模式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配合。學習興趣大大被削弱。恰恰微課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課堂的缺陷,有效地發揮了微課的作用,增大了課堂的可變性。
3.使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化
微課的出現使課堂的有效時間更有價值,比如提前預習時間,課后復習時間,可用視頻、課件、PPT的方式讓學生拷貝,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充足的自我學習時間和平臺,提高了課堂效率,使教學效果更佳。
4.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準
微課需要教師去親自參與制作,需要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篩選。在與微課和互聯網的接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和困惑,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提升經驗的過程。教師也能夠在自我反思之中,洞見學生有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方案。
三、微課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微課讓學生與課本更近
對于一些深奧難懂的文言文,帶有復雜情感的散文,以及包羅萬象的小說等,微課都會讓其呈現一種畫面感。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圖文并茂的形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更加便于學生的理解,加深印象,能夠使學生迅速地理清人物關系,領會文章要表達的主旨。同時也杜絕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更活躍。
2.微課能夠靈活地運用重難點
語文課堂中會有一些重難點的知識,微課針對性教學的特點使難點變得通俗易懂。題材更為新穎,老師也可以結合微課進行授課的開展。將抽象的人物直觀化,強化語文教學目標。比如導讀環節,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替代,在每一堂課真正開始之前,可以通過微課搜集與此課程相關的背后故事案例、梗概、細節等,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課堂的氛圍達到一定的點,再開始真正的教學。
3.拓寬語文知識渠道
小學語文并不只局限在課堂上,課后知識的延伸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起到關鍵性作用。微課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預習新知識,老師還可以將語文教學的精華放在網絡共享平臺上,建立家長資源共享群,由老師和家長共同督促學生學習好語文。
4.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技術的更新
傳統教學效果的好壞,缺乏一個標桿性的衡量指標,有了微課以后,在公開的環境下,效果明顯不一樣。PPT的制作、錄視頻等一系列工作,都不是簡單局限在“教”上,而是變成了開發和創造,營造了與眾不同的“小環境”,不斷挖掘和探索新穎的教育資源。
5.微課推動了語文教學的進步
互聯網帶動著微課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這是對傳統的視頻教學進行的一個修正過程。微課對復雜冗長的視頻資源進行簡化和處理,通過日常的建設、管理和應用,形成了微課一站式服務的大環境。同時,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讓系統自動為其推薦可能需要的內容。還有優秀微課作品的展示,組織建立“微課庫”,可提供學習、評課、研討等模塊,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目標的達成。
微課逐漸流行起來,不會局限在具體哪個年級,哪個時間段,既方便老師,又方便了學生。對傳統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很多小學生學不好語文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找到恰到好處的方法。微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把金鑰匙,可以迅速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學校需要重視微課,讓微課成為教學最強有力的助手。
參考文獻:
[1]別新均.淺談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6(2).
[2]蔡丹迪.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亞太教育,2016(16).
作者簡介:丁有慧(1972—)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