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立蘭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有限,在識字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困難,面對這種現狀,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化課堂來促進識字教學的水平提升,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中的識字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境化課堂
語文作為小學的基礎學科,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而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環節,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重視情境化課堂的創設,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下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化課堂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認知規律所創設的教學模式,融合了多種教學方式和現代化手段,提升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高效學習,提升自身的識字水平。
2.尊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實施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小學生天性好動,加上傳統識字教學枯燥、乏味,就會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創設情境化課堂,不僅可以吸引學生關注課堂教學活動,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的主要方法
1.結合實際創設情境
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能夠保證學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大小多少》的教學中,就可以創設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如,一頭黃牛一只貓,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只鳥,一個大一個小……這些都是生活中學生可以看到的一些事物,學生就會被這些情境所吸引,在此基礎上教師融入識字的內容,讓學生去認識與書寫練習,就可以有效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2.設置情境化問題
設置情境化問題是小學語文課堂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不過,教師在設置情境化問題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確保其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對韻歌》的識字教學中,就可以設置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情境化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敢于表達,教師可以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教學模式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識字水平得到提高。
3.重視情境化評價
在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中,情境化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教師及時鼓勵與肯定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增強學習的自信,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漢字造型拼寫,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創設情境前準備工作要到位
在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要確保創設的情境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學活動的宗旨一致。在創設情境化課堂中,尤其要注意生字詞與課文內容的聯系,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與掌握所學的內容,并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2.創設情境要合理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認知能力與知識能力有限,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現實問題,避免創設的情境不合理,不僅不會促進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還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負面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與現實密切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直觀的情境來展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去理解與學習,讓學生可以最大程度地融入情境中。同時,教師要建立相應的班級制度,用于對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約束,如課堂不守紀律、亂扔東西等,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
總之,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和傳統識字教學相比,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有著更高的效率,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全面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此,教師需要積極創設情境化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提高學習效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有梅.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9(21):55.
[2]楊慶華.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8(10):100-101.
[3]孟飛.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教師,2018(S1):125.
[4]范紅英.論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才智,2017(29):4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