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對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關注程度正在逐漸加深。因此,思維導圖對高中生物教學成效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展開詳細分析,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教學;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7-0034-02
引 言
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構建與應用的研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提升學生的記憶思維能力。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生物知識都是比較初級、簡單的,是為了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生物知識奠定基礎。優化思維導圖,對高中生物的實踐性教學,提升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教學成效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高中生物學習而言,學生必須具備強大的抽象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等。因此,廣大教師要充分思維導圖的作用,為我國高中生物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運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無論在學習方法還是學習積極性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問題,這將直接導致高中學習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只會死記硬背,而沒有對生物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導致所學知識呈現碎片化,難以有效串聯,長此以往,必然導致高中生對生物學習喪失興趣,難以提高學習能力。
為了有效解決類似問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與生物板書相結合,綜合運用到具體的生物課堂教學中,將生物知識的整體構架全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每學習一項生物知識就將具體內容填寫到思維導圖中,從而將生物學習過程轉變成思維導圖的填寫過程。高中生物教師首先要從生物知識的關鍵詞入手,然后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將生物關鍵詞逐一呈現在學生面前。經過不斷的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生物關鍵詞,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正確的生物知識體系。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高中生在解決生物問題時,可以從對應的關鍵詞入手,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生物知識。例如,學習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相關內容時,將神經調節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延伸出反射弧、反射、分級調節、大腦高級功能、神經纖維中興奮的傳導、神經元中興奮的傳遞、電荷特點、傳遞特點等各個分支,在此基礎上,從各分支上再延伸出下一級分支,以此類推。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高中生對具體的生物知識便會建立一個比較理性的構建方式,使學生在生物知識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為高中生未來學習更高端的生物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1]。
二、運用思維導圖,有效促進課堂互動
根據我國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具體情況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發現,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式單一、落后,學生無法在生物課堂上將精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中,逐漸感到枯燥和乏味,長此以往,就會對高中生物學習喪失興趣,嚴重影響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究其原因,是在高中生物教學實際開展過程中,師生缺乏必要的溝通和有效的交流。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合理運用到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出來,并結合教學大綱對生物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講解。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物教師不可能將每個知識點都詳細講解,并且每個關鍵詞也不能都由教師講解,必須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保證他們真正學到生物知識,從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應對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給予必要重視。為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生物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總結出的關鍵詞進行拆分,并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對這一部分生物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從而有效完成思維導圖中某個關鍵詞的相關設計。在此基礎上,每一小組選派一個代表,將小組研究結果呈現在黑板上。這樣,各小組的研究結果綜合起來,教師指出各小組研究的不合理之處,引導學生改正和完善。這樣,本節課生物知識的思維導圖就能夠順利完成[2]。
例如,在學習細胞相關問題時,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五個小組:第一小組研究細胞的凋亡(概念、事例、意義、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第二小組研究細胞的衰老(過程、特征、原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第三小組研究細胞的增殖(細胞周期、分裂方式、意義),第四小組研究細胞的分化(概念、特點、結果、性質、意義、細胞的全能性),第五小組研究細胞的癌變(概念、特征、機理、原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當每個小組的研究內容結束后,教師將每個小組的研究結果呈現在思維導圖中,這樣細胞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體系就清晰地烙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在此基礎上,高中生物教師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結合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將關鍵詞進行詳細的講解。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還應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將其與應用拓展模式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根據具體生物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延伸學習,從而使高中生物的課堂上師生間的距離被進一步拉近,使溝通效果更加充分、完善[3]。
結 語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對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的分析,我們能夠明確了解,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科學地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對生物學科的熱愛程度。在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發展的情況下,教師應深入研究現有思維導圖模式,不斷對其改革創新,滿足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巨大需求,增強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4]。
[參考文獻]
何永強.微課和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240.
周文芳.思維導圖在貧困地區農村學校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學生物教學參考,2018,47(20):62-63.
章冬琴.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7(18):109-110.
丁祺.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建構機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09+113.
作者簡介:沈秋蓮(1988.8—),女,廣東南雄人,學士學位,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