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杰
在“一帶一路”發展的背景下,對于金融合作具有了新的要求。在本文中,將就“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需要提升的四個方面進行一定的研究。
一、引言
對于“一帶一路”來說,其在具體實施當中將涉及到多方面的合作與平衡,對于金融合作機制也具有了新的要求。在該情況下,通過金融合作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對壁壘在市場約束消除的情況下,對國家整體利益進行提升,最終實現區域共贏的目標。對此,即需要能夠從四個方面入手,實現“一帶一路”過程中金融合作關系的深化。
二、金融合作四方面重點分析
(一)完善金融穩定體系
在現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都通過金融合作方式對金融穩定進行維護,并在金融穩定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在獲得一定成果的同時,在資金流動、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還沒有實現,且在區域領域監管上也具有提升的空間。從該方面考慮,則需要能夠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加強跨境監管。國際金融合作過程中,也將使金融沖擊情況作用凸顯。對于沿線國家來說,其投資當中也將面臨較多的風險,在資金合作啟動的情況下,民間在金融合作上也需要不斷深入,體現出監管合作的優勢。除了建立雙邊監管機制,沿線國家也需要聯系金融合作實際做好日常監管溝通以及市場監管等機制,以此實現區域金融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形成應對危機處置、跨境風險的交流合作機制;第二,促進評級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所具有的政治風險較為突出,在該情況下,通過對信用評級體系的公正、科學應用,在擴大投融資渠道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對此,即需要鼓勵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參與到市場評級當中,滿足沿線國家資本流動需求。
(二)發揮貨幣作用
從亞洲金融危機之后,亞洲區域在金融合作方面獲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貨幣穩定協調機制上存在不足。其原因,同亞洲國家缺少貨幣錨具有一定的關聯。在不同國家貿易金融深入合作的過程中,也將涉及到貨幣穩定相關工作,幣值穩定貨幣的應用,在匯率風險、交易成本降低方面具有有效的作用,以此使貿易投資不斷深化發展。在研究當中發現,在我國同周邊國家貿易投資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情況下,我國匯率政策在區域效應上具有了較強的表現。在不斷的發展中,人民幣在跨境使用方面不斷擴大領域,并從貿易領域逐步擴展到了金融領域當中。在該情況下,即需要進一步增強區域內人民幣的影響力,在維護貨幣穩定金融合作安排中,使人民幣能夠在其中處于核心位置。同時,要積極做好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在此過程中對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工具與投資產品進行增加,對人民幣長期持有需求不足的情況進行改善。
(三)加強金融合作
對于“一帶一路”來說,使用的是軟約束、低標準且制度松散的合作模式,符合亞洲國家多元化、開放性特點。在具體開展金融合作中,需要從以下方面加強考慮:第一,加強雙邊合作。在“一帶一路”中,是在全球國家差異性、多元性基礎上形成的,而并非單純局限在發展中國家或者亞洲,具有更強的開放包容特點。雖然其倡議從初級合作開始,但在區域發展中也將形成傳染效應。在該情況下,我國即需要在雙邊協定的基礎上,通過貨幣雙邊互換協議、自由貿易協定等方式擴大金融穩定合作深度,通過大國政策溢出效應提升合作層次;第二,深化多邊合作。除了上合組織、APEC等平臺,還需要積極深化多邊合作框架與交流,以此成為促進我國沿線國家金融合作的交流平臺。
(四)完善投融資支持體系
在“一帶一路”發展當中,我國商業金融的業務合作也具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從以下方面實現投融資支持體系的完善:要做好創新與風險間關系的處理。在區域金融合作中,需要積極創新手段實現對投融資渠道的拓寬,通過投資多元化實現對金融風險的分散,將區域合作帶入到深入中高級階段當中。在開發性金融發展中,需要對涉外風險影響情況進行關注,在做好系統性風險防范的基礎上,支持區域金融合作創新工具與機制,而作為市場主體人,企業與金融機構需要能夠始終遵從市場規律,在加強創新的基礎上控制風險。同時,做好國際相關經驗的借鑒也十分關鍵,首先需要對其余多邊開發性金融的治理經驗進行借鑒,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投行”等機構需要對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的治理經驗進行系統分析,實現自身資金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投資方向上科學確定,實現對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其次,也需要加強同歐盟“一帶一路”的合作,以此實現經驗的借鑒。在歐盟“一帶一路”發展中,曾經通過提供優惠貸款、結構基金、歐洲投資銀行等方式實現對落后地區的支持,在風險控制以及金融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同時,歐盟在海外保險業務上十分發達,我國則可以通過并購金融機構、加強銀行業務合作的方式實現經驗的學習與新方式的落實。
三、結語
在上文中,我們對“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需要提升的方向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來發展中,即需要能夠從上述幾個方面加強創新合作,通過科學金融合作措施的應用落實,為“一帶一路”的更好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者單位:中共洮南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