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縣人民醫院 夏 寧
血尿屬于泌尿系兒科常見癥狀,可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兩種,正常人的尿液中僅有極少量的血紅細胞,尿液紅細胞計數超標,極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病理學表現,有時也是飲食或用藥引發的“假血尿”,兩者需要區別對待。
引發小兒血尿的病因非常復雜,臨床疾病當中有以下幾種:
1.IgA腎病。該病患者多為男童,患病原因多為上呼吸道感染,血尿主要發生在患者出現感染的1~5天內,典型癥狀有反復發作的肉眼血尿,持續時間在數小時至數天之內,但一般不會多于3天。該病有可能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2.薄基底膜腎病。又稱為良性家族性血尿,該病屬于遺傳性疾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最為普遍和典型的臨床癥狀就是持續性的鏡下血尿,僅有少數患者在持續劇烈運動或者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后會出現肉眼血尿。多數患者預后效果較好,發生慢性腎衰竭的風險非常低。
3.特發性高鈣尿癥。該病屬于小兒血尿常見病因,最為突出的臨床特征就是尿液中的鈣含量非常高。該病的發病機制主要為腸道鈣吸收增加或者腎小管鈣重吸收量降低,可采用鈣負荷試驗進行臨床診斷。
4.左腎靜脈受壓。該病又被稱為胡桃夾現象,特指左腎靜脈發生擠壓而造成的病變。該病無特殊治療方法,一般而言,隨著患兒年齡增長,側支循環功能加強后,淤血情況將會得到有效改善,血尿癥狀也會減輕。
小晗今年5歲,健康活潑平時調皮搗蛋的厲害,但是有一天突然給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尿了紅色的尿尿。”媽媽一聽嚇了一跳,去洗手間看了以后,趕緊帶著小晗去醫院做了檢查。在醫院經過多次化驗檢查和病史的詢問,最后確定是火龍果惹的禍,原來前幾天小晗吃了很多火龍果,火龍果里含有天然的食物色素,這種色素可以從尿液排出來,使尿液看起來像血色,只要多喝水就會很快消失。
3歲的路路由于扁桃體發炎,一直發熱、咳嗽,剛剛靜脈滴注了頭孢拉定,竟出現血尿!尿常規檢查,提示鏡下紅細胞+++。醫生考慮是藥物性血尿,由頭孢拉定副作用造成,與人的個體差異也相關,于是先平息了路路媽激動的情緒,立即為路路換用其他藥物,然后叮囑她給孩子多喝水。次日,路路媽看到孩子小便顏色恢復了正常,總算舒了口氣。
某些食物,像辣椒、甜菜和含人造色素的食品,藥物如磺胺、利福平和苯妥英鈉等,均可使尿液呈淡紅色或紅色,易誤診為“血尿”。藥物性血尿通常在患兒用藥數小時或數天后突然出現,或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部分患兒可伴有腰痛、腹痛、尿頻、尿急等。但顯微鏡檢查紅細胞的形態多為均一型,提示血尿不是由腎炎引起的。在換用藥物、補充足夠液體后,大多數血尿能逐漸消失。必要時醫生還會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腎臟損害。一般來說,這種損傷是可逆的,不會留下后遺癥。當然,如果藥物性血尿未能及早發現,相關藥物過量持久地使用,損傷也可能是嚴重的,部分患兒還可能出現腎功能衰竭。
以上提示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血尿,先不要慌張,如果能排除飲食因素,再帶孩子積極就醫;兒童患病后,家長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不可盲目自選藥物,切忌濫用抗生素;若孩子有腎功能不全,就診時應告訴醫生,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孩子在用藥期間,家長應注意觀察,一旦孩子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及早做出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