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曉艷 劉暢
在古人的觀念中,要想齊家就要做到家和,而家和的前提是修身,要想實現修身的目的就要多多讀書,這是一個家族形成良好家風的重要途徑之一。
全民閱讀對于良好家風培育具有積極的作用。當前我國的社會屬于“小家庭時代”,這一背景之下應該通過大家庭的價值觀來促進小家庭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同時,小家庭的價值觀對于大家庭的價值觀也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如果小家庭具備優秀的家風,那么大社會的風氣也會得到有效的改善,一旦小家庭的家風不正,那么大社會就會出現不良的風氣。
此時,重塑家風就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個國家的優秀國風也與家風具有緊密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出,不管社會有多么大的變化,都要對家庭的建設格外的關注。不但要注重家風的培育,同時還要注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而實現這些目標最簡潔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家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全民閱讀和家風培育形成的良性循環。 家風的建設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不但包括了品德涵養,而且還有該如何待人接物等。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于家風的建設具有深遠的影響,是其建設的“定量”,而閱讀是家風建設中的“變量”。如果一個家庭都十分喜愛讀書,那么書籍就會發揮強大的力量,孩子所獲得的智慧和知識會存在無限的可能。追溯到古代,就有一家人閑暇時光閱讀的典故,還有當代著名已故作家《我們仨》一書中所出現的父母與孩子共同看書的情景,閱讀的情節都表現出了閱讀時的家庭氛圍。閱讀具有多種多樣的作用,可以成為普通家庭的調和劑,同時也是家人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話題,進而為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建設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家庭。
全民閱讀政策不斷健全。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所以對于家風的傳承越來越重視,對于家風的培育最為主要的途徑就是倡導全民閱讀,同時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隨著全民閱讀的積極倡導,在2016年時成為了我國八大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隨后相繼頒布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公共圖書館法》,這兩部法律的頒布象征著我國的全民閱讀達到了頂層設計目標,是我國發展中至關重要的戰略。
全民閱讀品牌逐步形成。國家發展中將全民閱讀納入國家發展中的主要戰略列表,隨之建立了“書香中國”這一影響深遠的品牌工程,之后又相繼組織進行了“書香之家”“書香中國萬里行”等相關的活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品牌推廣活動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例如“百種優秀圖書評選活動”,很多類似的活動已經進行了很久。這些活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組織進行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響應,促進了全民閱讀活動得到發展進步。
書香校園建設初見成效。就當前的校園來看,建設書香校園已經有了雛形,為全民閱讀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每個地區都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書香校園的建設,不斷創造多樣的讀書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一些中小學所組織的“我的以本課外書”等相關的閱讀活動,還有一些“書香家庭”等相關的評選活動,積極倡導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融入閱讀。一些高校也紛紛加入全民閱讀的隊伍中來,充分運用其所具有的豐富資源,積極開展一些閱讀活動,并采用多種形式,吸引師生的眼球,充分調動其參與到閱讀中來的積極性,進而為全民閱讀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
民眾認知度不斷提升,閱讀引導取得成效。自從全民閱讀活動開展至今,全國多個地區都相繼進行了具有特色之處的各種讀書活動,例如讀書節、讀書月等。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參與到全民閱讀中來的人在不斷增多,閱讀量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民認為讀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部分應該積極組織參與。可以通過這些相關的數據看出,全民閱讀這一活動深受人們的歡迎,而且也獲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焦作市,2013年至今,每一年的12月份,都會有相關的部門積極倡導,進行讀書活動,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營造了書香溢滿城的氛圍。
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我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公共圖書館數量相對較少,而且因為地區不同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其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得到完善。要想轉變當前這一現狀,只有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促進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才能為全民閱讀的進行奠定良好基礎,為其順利發展做好鋪墊。共同圖書館體系要具備省、市、縣、鄉和村,這五級共同促進公共圖書館體系得到完善,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閱讀環境和豐富的圖書資源。不斷完善相關的服務體系和制度,對于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積極倡導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促進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為居民的閱讀提供便利的條件。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和倡導企業、學校等圖書館實行對群眾開放的制度,促進資源得到有效運用。除此之外,還要不斷進行相關法律的宣傳活動,為共同圖書館的發展進步提供有效的保障。還要不斷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活動,促進其隊伍得到有效建設,為圖書館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從而提高服務水平。
不斷深入供給側改革,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數字化閱讀的出現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尤其是當代的青少年,對于電子閱讀十分的熱愛,根據相關的調查可知,當前群眾對于電子圖書的閱讀量在不斷增加,很多的公共場所都會看到利用手機進行圖書閱讀的人。當前,就閱讀的形式而言主要是數字化閱讀和紙質閱讀,兩者處于并存的狀態。在這一發展趨勢下,作為出版社應該積極進行創新改革,增加圖書的數字化出版量,進而為廣大的讀者提供更便利、更高質量水平的讀物。數字化閱讀的不斷發展,促使當前的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成為了優秀作品推送的重要途徑,但是這些渠道缺乏嚴格的監管,所以出現了很多問題,使得讀者產生了一定的困擾。應該積極培育良好的家風,為全民閱讀順利發展打好基礎,防止出現上述的現象。所以,就要對當前所具備的網絡閱讀平臺進行整治監督,使其依法進行,同時還要確保其所提供的閱讀作品要合法合規,內容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同時,還要積極進行專業閱讀推廣平臺的建立,為群眾推薦精品的圖書,為其閱讀提供豐富的資源,有效促進數字化閱讀的順利進行。
將全民閱讀和家風培育進行融合,實現良性互動。隨著全民閱讀的開展,促進了黨和國家對家風的培育格外的關注。其中各地區的圖書館成為了發展全民閱讀的主要場所,所以要積極組織一些多樣化的讀書活動,在全民閱讀中有效的融入家風培育。首先,要積極進行經典誦讀、演講等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激發廣大群眾的熱情,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步入圖書館,充分的運用圖書,能夠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促進其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要倡導走出去的戰略,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展開密切的合作,可以積極組織一些親子閱讀活動,通過親自閱讀調動對圖書的興趣,這些對于校園進行書香校園建設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也能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為青少年的茁壯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為社會形成良好風氣起到重要作用。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我國的閱讀史是中華文化的成長史。積極進行家風的培育,鼓勵全民閱讀活動的展開,讓閱讀成為每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良好家風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小家良好的家風建設,對于大家庭的家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其關鍵之處,所以要使得閱讀融入到每個家庭之中,通過書籍不斷提升每個人的品質,從而促進中華大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風,實現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