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由我國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是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育人機制,強調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是技術類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機構之一,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也得到普遍重視。本文嘗試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就上述內容進行分析。
實踐性缺乏。是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酒店管理專業而言,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面臨的實際問題往往較為多樣,且各有不同,校園教育難以面面俱到。如基層管理過程中,面臨被管理者執行不到位的情況,校園教育過程中,無法對該類情況進行有效模擬,僅能在管理措施和思路上給予框架指導,實踐性無法保證[1]。
理論實用性不高。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式是理論知識傳遞,以確保學生掌握豐富的管理理論,提升個人發展的上限。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強調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這意味著高職院校必須保證理論與時俱進,始終契合學生成長和后續工作需求。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理論略顯滯后,教材更新較慢,且教師仍重視進行理論灌輸式教育,理論實用性相對有限[2]。
人才培養針對性不高。酒店管理專業帶有特殊性,客戶群體、目標市場、發展理念的差異,要求酒店擁有不同類型的人才,也要求高職院校保證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對應工作不盡完善,各地高校在嘗試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時,往往重視大范圍提供相似的見習、培育模式,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較差,無法針對個人特點學習對應知識,也無法充分察覺能力上的不足,謀求改進。
提升實踐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應正視現有問題,結合現代學徒制背景,優先謀求提升人才培育模式的實踐性。如在教育工作中,加強實踐教育占比、增加見習工作崗位數目、深度進行產教融合等。酒店管理專業中,實踐性提升的渠道多樣,可通過不同渠道為學生提供見習崗位,并引導學生在對應崗位的學習中自行摸索學習思路、提升實踐和理論的結合效果,完善自身能力[3]。
提升理論實用性。 理論實用性的提升,可視作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的基本方法,也是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相關模式長期優化的可行途徑之一。酒店管理工作中,無論基層管理還是頂層管理,面臨的問題均帶有相似性,如市場細分、規劃、衛生管理等等,可在具體進行人才培育時,首先給予各類基礎知識,之后不斷通過實踐教學活動、校企合作等,使學生發現自身理論儲備的不足,進行主動學習。此外理論實用性的提升也包括教材更新方面,以確保教學基礎工作完善。
提升培育針對性。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并不相同,現代學徒制更加規范化,也更重視培育兼具理論能力、實踐能力的復合人才,結合當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應進一步提升培育工作的針對性。具體工作中,需要提升對行業動態的把控,分析學生學習的具體需求,予以綜合考量,使人才培育的針對性得到提升。如準確把握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結構變化,據此適當傾斜教學資源;了解學生興趣和優勢所在,保證培養工作契合學生需要等。確保現代學徒制的推行、應用效果,全面優化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謀求深度產教融合。是指高職院校可以在傳統產教融合的基礎上,合理進行教學調整,增加教學實踐性、深入程度,使現代學徒制價值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發揮。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可在后續工作中推行模擬教學+實踐教學并行的模式,積極應對實踐性不足的弊端。如在沙盤演練中,校方可設定若干不同的管理場景、管理問題,包括信息系統故障、商務英語交流等等,由學生在模擬環境下嘗試解決。見習過程中,校方可與企業溝通,請企業針對性安排見習崗位,或在校辦企業中進行自主見習調整。如解決了酒店信息系統故障的學生,可負責企業內的信息系統運維,當信息系統故障發生時,由學生輔助酒店管理人員進行處理,也可獨立嘗試處理故障。在此過程中產教融合實現了由理論到模擬、由模擬到實踐的有效串聯,發揮了現代學徒制的優勢,能夠從更多方面促進學生成長,提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育成效。此外,以深度進行闡教融合為目標,也建議高職院校、合作企業能夠增加見習崗位,為更多學生提供見習空間。
更新教材和教學方法。現代學徒制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延伸,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融合,以提升學生對理論內容、實踐技能的掌握效果。在此背景下,結合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育模式中理論實用性不足的實際問題,建議更新教材和教學方法。教材方面,可向西方發達國家、服務業發達的地區學習,如以旅游業發達文明的法國,其酒店管理專業教材,平均每1.12年進行一次更新,每3.3個月,會通過數字化形式補充教學理論,確保教學理論與工作需求契合,且豐富性理想。我國高職院校可采用類似方法,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學生提供理論學習框架、基本原則等內容,以信息化教材靈活更新、補充現代酒店管理的最新內容,兩者相輔相成,保證理論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的更新以教材更新為依據,結合教材內容、見習工作需求和酒店管理特點,通過傳統課堂理論教學、信息化遠程教學、反饋教學并行的方式,提升理論傳遞效果。如上文所述深度產教融合下的“模擬教學”,可通過課堂向學生提供學習思路,再以信息化形式開展,最后通過見習過程中的學生反饋了解學習效果,使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提升教學成效。
加強人才需求分析。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育,重視綜合性,也重視專業性,這與酒店管理行業的人才需求特點相關。為保證高職院校人才培育成果、實現模式優化,可通過現代學徒制理念,有效加強人才需求分析,實時獲取管理行業人才需求動態,作為工作開展的依據。如高職院校可對酒店管理行業進行大數據分析,并與合作企業和校辦企業進行交流,獲取人才需求情況。假定分析結果表明,當前酒店管理對中層干部的需求較高,且信息化人才缺口較大,高職院校可在工作中進行必要調整,加強酒店信息化管理相關教學投入,買入設備、調整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對應方面的能力。同時在進行見習時,積極為學生爭取信息管理相關崗位,或作為中層管理人員的助手、加強實踐學習,契合酒店管理工作動態需求。此外,高職院校也應充分尊重學生訴求,結合學生意愿進行教學組織設計,為學生提供滿足其個人特點和要求的見習崗位,綜合優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
綜上,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較多,給予改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目前來看,實踐性缺乏、理論實用性不足、人才培養針對性不高等問題影響相關院校人才培育。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應正視現有問題并予以改進。具體方法包括謀求產教融合、更新教材和教學方法、加強人才需求分析等,以不同方法應對不同問題,綜合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