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聰聰
(作者單位:百色學院)
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具有育人的重要職能。為了更好地創設高校的人文環境,營造團結和諧的校園氛圍,文章對于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應用校園情景劇作為德育實踐養成的創新方法。文章首先剖析了高校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了校園情景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實踐及應用方式,最后總結分析了校園情景劇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及意義。
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科學規劃不同年齡學生及各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校紀校風建設。要發揮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1]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在學校教育當中的重要地位。學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具有育人的重要職能。校園情景劇是反映校園生活情景的劇目,它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出現的沖突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質。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應用校園情景劇的方法,不僅可以起到教育引導學生的作用,還可以幫助大學生在實踐中形成道德行為規范,從而提高德育效果,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1]由此可以看出,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因而無論中小學還是大中專院校在德育方面都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關注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等方面的涵養,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還存在以下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有待提高。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文化呈現多元化,各種各樣的信息紛繁復雜。部分大學生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觀念淡薄,個人意識、自我觀念比較突出。同時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受外來腐朽文化的侵蝕,發出了一些不符合社會主義主旋律的聲音,比如污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華民族英雄人物以及網上發表一些抨擊社會主義的不當言論等,帶偏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由此說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還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居于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高校應該采取措施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培育。高校除了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旗幟鮮明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導向作用,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通過深入淺出、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課,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2]同時還應該在大學生德育的實踐養成方面多做思考。
大學生社會公德心有待加強。社會公德是人們在社會中生活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1]現今社會上還存在一些違反社會公德的現象,如不愛護公物、不遵守社會秩序、不愛護公共衛生等狀況。在校園里,大學生身上也普遍存在著教室亂扔垃圾,飯堂買飯插隊,宿舍晚寢或午休時間大聲喧嘩,不愛護學校公物等現象。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社會公德心還有待加強。社會公德體現出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在高校體現的就是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社會公德心的培育養成。
大學生個人品德方面有待提高。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經濟還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大學里,學生之間的家庭情況也存在著較大差距,導致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存在不同。在大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私自利等思想。如為購買高檔奢侈品或滿足個人私欲,不惜喪失個人尊嚴、個人信譽在不良網絡平臺貸款;為獲得獎助學金,而在同學中發表一些不當言論;平時學習不努力,期末考試想盡辦法作弊;畢業時為了豐富個人履歷,在求職簡歷中“注水”等不誠信的行為。由此可見,大學生個人品德方面還有待提高。大學生的品行不僅反映的是大學生的個人品德,同時也直接反映了高校的育人效果。因而,高校應在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方面多做思考。
校園情景劇通過劇情演繹的形式,促進參與者對生活當中的負面事件進行思考、反思行為、化解沖突,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校園情景劇形式應用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效果。具體實踐及應用方式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
深入挖掘典型素材,編撰具有德育意義的劇本。校園情景劇應該從大學生德育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出發尋找題材,從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選取具有代表意義的事件編撰劇本,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從而達到德育的效果。如可以尋找大學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典型案例、大學生社會公德心缺失的典型案例、大學生個人品德方面廣泛議論的話題等。特別是可以結合網上有關青年人的熱點事件改編成德育劇本,這樣更能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還可以將身邊同學的美德故事,編成德育劇本,通過榜樣的力量,觸動更多人的心靈,激發學生身上的正能量。或者發動同學們尋找身邊“弘揚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以及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優秀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的相關故事編撰為德育劇本。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高校組織的青年志愿者活動、公益愛心活動打造一些德育精品項目,利用團隊的力量,唱響社會主義主旋律,號召廣大學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開展周末劇場德育劇演出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學生更多的文化熏陶,營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學校可以開展周末德育劇場演出活動,作為學校的常規活動。周末德育劇場不僅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放松學生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還可通過演出活動給廣大想參與表演的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參與德育劇的表演或觀看演出都可以讓他們更加直觀地接受道德教育,使身心得到洗禮,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集合各方面力量組成德育工作小組,共同打造德育精品劇目。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3]高校的育人工作是一項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做好大學生的德育工作。要想通過校園情景劇的方式達到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集合全校優勢資源組成德育工作小組,如學校負責意識形態工作、校園文化工作的領導老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參與進來。德育工作小組應共同擬定校園情景劇德育方法的工作方案或制定出德育工作的制度規范。尤其是當德育劇本收集上來的時候,德育工作小組應共同評選優秀劇本,然后組織學生依照劇本排演,根據學生的演出效果進一步修改與完善劇本,努力打造出德育精品劇目。
做好德育精品劇目在校園內、社會上的宣傳推廣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時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4]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打造出的德育精品劇目不僅在校內更應該在校外進行宣傳推廣,特別是要在新媒體平臺宣傳推廣,擴大學校德育劇的影響力,從而為學校、為社會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也實現了宣傳工作的使命任務。拓寬廣大學生及人民群眾觀看德育精品劇目的渠道,有利于在社會中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同時也弘揚了社會正氣,從而在全社會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風,傳播真善美。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運用校園情景劇,可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創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5]根據習總書記講話精神,高校的德育工作要增強實效性。然而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對于高校來說,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發展要求,需要探索一條更能為學生所接受的教育途徑。校園情景劇通過劇情演繹增強了大學生的參與性,更能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收獲成長,達到德育效果,體現出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創新,同時也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幫助大學生發現沖突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改變不合理的心理狀態。校園情景劇演繹的就是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沖突事件。學生們在演繹校園情景劇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去解決矛盾沖突。在解決沖突事件時,扮演者開始體驗自己的內心是如何的掙扎、碰撞、解脫,觀眾也從表演中感受自己內心的沖撞與改變,學會改變自身存在的不合理心態。學生在實踐中提高了思想認識和心理健康水平,從而達到了德育效果。
通過角色扮演,促進學生間的溝通,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會深入研究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情緒變化、心理特點,并相互交流如何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與交流,學會了如何更好地進入角色,更好地解決矛盾沖突,正確地看待與處理生活中出現的矛盾現象。在角色的演繹過程中,他們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可以改善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擁有健康的心態。校園情景劇通過劇本的巧妙構思、演員的精彩演出,可以給觀眾帶來直觀的視覺感受,促使觀眾深入劇情,啟人深思,逐漸領悟校園情景劇的教育意義。通過校園情景劇的演繹形式,讓學生在參與演出的同時提高思想覺悟,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洗禮,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質的培育,形成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德育培養是高校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大力推廣,高校也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大學生德育培育的方向。在新形勢新的時代環境下,高校運用校園情景劇作為德育工作的實施途徑是一項創新舉措。校園情景劇來源于大學生的生活情境,貼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更能走進大學生的內心,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可以達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具有重要的育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