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在該階段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將直接關系到幼兒的一生。現階段,幼兒園在教育過程中并未將品德教育充分滲透于其中,而幼兒的身心特點又和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因此采取科學的方法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幼兒園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鑒于此,本文便對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方法進行淺要的探討。
關鍵詞:品德教育 幼兒園 滲透方法
引 言
幼兒德育教育不僅關乎到幼兒的自身發展,更是直接反映著整個社會的德育水平,這也使我國越來越重視幼兒德育教育。幼兒時期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對于品德教育也同樣如此。由于我國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家長對孩子的過于溺愛,再加上社會中的各種不良誘惑,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嚴重影響,進而導致幼兒品德不佳。而對于幼兒來說,其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如果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在品德教育中只是一味的灌輸理念,幼兒勢必不會感興趣。因此,采取合適的方法將品德教育滲透于其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現狀
(一)幼兒園趣味性活動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滲透
目前,幼兒園在開展趣味性活動時,教師既要扮演主導者的角色,同時還要扮演指揮者的角色,教師不僅要制定游戲目標和游戲形式,同時還要組織兒童參與到趣味性活動中,而兒童作為參與趣味性活動的主體,卻并未起到主體性作用,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安排,這種具有強制性特點的趣味性活動,其品德教育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比如,在“過家家”趣味性活動中,小明和小力都想扮演爸爸的角色,但教師卻讓小明扮演爸爸,而讓小力扮演其他角色,這種具有強制性的角色分配,雖然使趣味性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但卻并沒有讓兒童認識到謙讓、分享的重要性。
(二)忽視了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滲透
幼兒時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時期,但大多數教師卻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也使教師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對品德教育的滲透。比如,在進行“小兔子捉迷藏”教學活動時,需要孩子對音樂旋律有一個初步的熟愁,然后跟隨著旋律來進行蹦跳表演。該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兒童對技能的掌握能力,但卻并沒有將協作、團結等精神品質滲透于活動當中。此外,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也很少對兒童的品德教育進行關注,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突發事件,比如小海揪小芳的辮子、小力偷吃小明的零食等,這些都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注,不能僅僅的訓斥一頓就繼續忙自己的事情,而是應通過這些突發事件來讓兒童懂的如何謙讓和團結。
(三)沒有將品德教育充分滲透到幼兒園教育的各個生活環節中
在幼兒園教育中,除了趣味性活動和教學活動,日常生活活動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其各個生活環節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實上幼兒園教師卻并沒有將品德教育充分滲透到兒童的生活活動當中,大部分幼兒教師往往只關注教學活動,而對于兒童的生活活動卻很少關注,這也使幼兒教師很難發現兒童在生活中是否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方法
(一)品德教育在幼兒園趣味性活動中的滲透方法
兒童是活潑好動的,其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感,這也使兒童在探究世界的過程中是以游戲活動為主的,可以說,游戲是幫助兒童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而由于兒童涉世未深,其自身并沒有對品德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因此兒童更需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體驗品德行為,使其能夠對品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因此,教師在開展趣味性活動時,必須要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活動當中去,通過在游戲目標、游戲形式及游戲過程中融入與品德教育有關的要素,使兒童在游戲中能夠體會到誠實公正、團結友愛、謙讓互助的意義,了解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又是錯誤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具備一個良好的品德。比如,小朋友在撞倒其他小朋友時,能夠主動說一聲對不起,教師便需要及時進行表揚。小朋友在搶其他小朋友玩具時,要及時進行制止,并引導其通過角色互換來了解對方的感受。只有通過這樣,才能使幼兒自覺的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使其能夠強化對品德的認識。
(二)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方法
據研究表明,兒童對認知體系的建構是與外界進行主動而積極的交互而逐漸形成的,只有在外界環境與兒童情感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使兒童不斷的端正自己的品德行為。因此,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培養兒童掌握技能和知識的能力,還要通過品德教育的滲透來強化兒童對品德的認識,通過某些生動的教育環節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在拔蘿卜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兒童通過共同協作來完成任務,使兒童能夠了解到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從而使兒童感受到共同協作的樂趣。
(三)品德教育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滲透方法
在幼兒園教育中,還需要將品德教育充分滲透到生活活動當中去,教師應關注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并充分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不可急于求成,保持足夠的耐心來進行品德教育,使兒童能夠認識到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生活習慣。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教師必須要重視環境的作用,環境會對兒童的行為、道德品質、情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必須要為兒童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使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始終與兒童的日常生活保持緊密的聯系。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育中,必須要將品德教育貫穿其中,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游戲活動、教學活動與生活活動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兒童在環境的作用下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而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不斷的努力和引導,家長和社會也需要進行相應的配合,以此確保兒童能夠充分認識到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符秀娟. 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4(13):133.
[2] 鄭梅華. 淺析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的滲透[J]. 學周刊,2014(34):218-219.
[3] 劉園園. 淺談幼兒園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16(11):83-85.
作者簡介:蘭丹丹,出生年月1986年8月,性別:女 ,民族:藏族 ,籍貫:四川丹巴,最高學歷:專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單位,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