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
摘 要:課堂提問時化學課堂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恰到時機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注意知識點和集中聽課的注意力。提問之后若是學生一時間找不到答題思路,教師應該予以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找到答案。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可知,課堂提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文章以此為主題探討初中化學課堂上的提問技巧研究。希望對相關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促進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提問 提問技巧
1引言
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根據教師教學目的和課堂教學進度,根據所講述的內容按照順序有邏輯的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回答。為此,在問題設置和提問方面都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技巧。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若是教師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進行提問,效果往往不好,且浪費課堂時間,因此提問不僅要把握時間還要考慮好提問內容,學生的反應能力等。
2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現狀分析
(1)提問太過專業。化學源自生活,在做題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一些題干中含有生活中常見的俗語或者生活規律的總結,但是學生卻不理解為何要遵循規律,化學課堂充滿神秘,要求化學教師需要對一些過于專業的術語進行解讀。而很多教師在對某些化學名詞簡單介紹之后就用來提問,單是思考問題含義就浪費很多時間,進而讓學生對化學望而生畏,降低學習興趣。
(2)提問預設性較強。預設性一般被教師在上公開課時候應用較多,也就事先排練過的問題拿出來重新提問,犯了“明知故問”的錯誤,違背化學這一理科學科學習所應該具備的探究性精神,只讓學生機械的遵循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按照教師設定的步驟學習,生成教師想要的理論,這種虛假課堂只會讓學生感覺學習沒有真實性,在課堂上也只是表演學習而已。
(3)提問較單一。教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能力不同決定了教師不可能在學習上對學生一視同仁,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優等生、中等生和貧困生在學習方面要差別對待。但是很多教師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單純的提出問題讓所有的同學一起回答,就會忽略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是否跟上了學習進度,進而導致學生們之間的學習成句差距越來越大。
3基礎性提問,激發學習興趣
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抱著輕松愉悅的心情認識和學習化學,探究化學世界的奧秘,提高學習自信心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為此教師在課堂體味重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讓學生以此為練習,熟練掌握基礎理論再進行變形。比如學習“分子和原子”,學習重點是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其基本性質,教師在講解基本概念內容滯后,可用水、金屬汞等來距離加深學生印象,其性質是難點,單純的講解不足以學生領會,為此可以適當設置提問:
(1)站在分子觀點如何解釋水的蒸發問題?
(2)分子和原子二者之間的定義有何聯系與區別?
(3)從分子觀點看物理和化學變化,原理有何區別?
通過設置各種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教師對其答案進行一定程度的糾正,有助于學生加深印象。
4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合理的遞度以及明確性
課堂提問要有遞進性,由淺入深。比如同樣是解釋“復分解反應”,直接提問學生復分解反應,范圍就太大,不利于明確具體問題。如果能夠改成“從物質分類上看這些反應物屬于什么?”這就明確了提問目標,學生就會從反應物和生成物角度分析其之間如何進行反應,步步引導,提高分析能力。
5實驗探究過程中的提問
以講解《火焰的燃燒的熄滅》為例,可以設置如下問題:將白磷和紅磷都放在鐵皮架子上,把鐵皮放在沸水上訪,再將另一塊白磷放在水中,會發生什么現象?學生回答:鐵架上的白磷燃燒了,但是紅磷不會燃燒。教師: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學生:因為在鐵皮架子上的白磷已經達到了自己的著火點,而紅磷沒有。教師:如果這樣理解,熱水中的白磷溫度反而更高,為什么沒有著火呢?學生:因為水中的白磷缺少氧氣接觸面。通過這種層次性的實驗設計提問,能夠讓學生最終掌握火焰燃燒需要幾種條件,進而提高其思考能力。
6層次性提問,循序漸進探究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對于中學生來說其習慣于在直觀的問題上對抽象問題進行概括分析,若是教學過程中急于求成,可能造成學生思路混亂。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之前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不斷學習新知識,使其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同樣是以“火焰燃燒與熄滅”為例,將相關知識點分成四個模塊,燃燒、滅火、促進燃燒、爆炸,層層學習。就燃燒來說,以生活中常見的煤炭、蚊香、鐵絲、木頭為資源提出問題,比如“這些東西燃燒需要什么條件?”以此來找到燃燒的共性,來學習燃燒相關內容。又比如“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那么滅火的原理是什么呢?”以此為例,慢慢引導學生以燃燒定義為基礎對滅火原理進行分析,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例子,過渡到對助燃辦法的學習。案例學習的目的不在于設置的問題多,而在于提問內容要精,前后能夠形成一個鏈條,讓學生不斷地探究和進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7注重探究,開拓思維
通過借助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利用過去已經學過的知識與經驗創造性的對問題進行解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而產生一些獨特的想法和對問題的新的解法甚至一些新理論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與科學家們發現規律有著相同的探索動機,同樣也經理提出問題、建立假說、實驗求證、得到結論幾個步驟,要求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涉及一定的探究式提問,引導學生在思考和實踐當中發揮自身想象力。
結 語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作為教師要善于把握課堂教學進度,讓學生始終處于求知境界當中,努力啟發學生們的學習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提問的靈活性,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讓化學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
參考文獻:
[1] 高亞靜. 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的行動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1.
[2] 廖政達. 優化初中化學課堂問題設計初探[J].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1, 26(4):138-140.
[3] 楊明. 初中化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思考[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12):205-205.
[4] 姚鳳堂.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微[J]. 教育革新, 2009(7):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