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瑛
(江蘇省中醫院溧陽分院重癥監護室,江蘇 溧陽 213300)
ICU是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主要收治發生嚴重創傷、重癥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及其他需要接受連續嚴密監護的患者[1]。肺部感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院內獲得性感染。有研究發現,ICU患者若發生肺部感染,會延長其住院的時間,增加其治療的費用,降低其生存率。相關的臨床研究表明,對ICU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2]。本文對江蘇省中醫院溧陽分院ICU收治的3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討對ICU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的效果。
從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蘇省中醫院溧陽分院ICU收治的患者中隨機抽選3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接受了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治療,其家屬均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38例患者分為試驗組(19例)和對照組(19例)。試驗組19例患者中有男15例,女4例;其年齡為27~81歲,平均年齡(53.6±8.4)歲;其入住ICU的時間為3~17 d,平均時間(5.1±3.7)d;其中有嚴重外傷患者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2例,腦血管意外患者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1例,農藥中毒患者2例。對照組19例患者中有男12例,女7例;其年齡為25~82歲,平均年齡(54.1±8.7)歲;其入住ICU的時間為4~15 d,平均時間(5.2±3.3)d;其中有嚴重外傷患者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3例,腦血管意外患者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農藥中毒患者1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其均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包括:1)注意保持患者病房內空氣的清新,將其病房內的溫濕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2)準備好急救藥品及器械,保證病房內的搶救設施均處于備用狀態。3)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全面評估其病情的變化情況。4)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5)遵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治療。6)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定時協助其翻身及活動四肢,以防止其發生壓瘡。在此基礎上,對試驗組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方法是:1)進行體位護理。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協助其取頭高足低的仰臥位,將其床頭抬高30°,以防止其發生胃食管反流及誤吸。2)進行鼻飼護理。在對患者進行鼻飼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叩背、吸痰及回抽胃液,觀察其胃潴留的情況,準確地把握對其進行鼻飼的時機。在對患者進行鼻飼時,將其床頭抬高30°~45°(保持1 h以上)。在患者的胃潴留量>150 ml時,停止對其進行鼻飼,以防止其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3)進行口腔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口腔內唾液的PH值進行測定,并根據測定的結果選擇合適的口腔清潔劑對其口腔進行清潔。對于唾液PH值較低的患者,使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對其口腔進行沖洗。對于唾液PH值正常的患者,使用1%~3%的過氧化氫溶液對其口腔進行沖洗。對于唾液PH值較高的患者,使用3%的硼酸溶液對其口腔進行沖洗。4)進行氣道護理。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規程對患者進行吸痰,吸痰管插入的深度應超過氣管導管開口4 cm左右。每隔2 h檢查1次其氣管導管氣囊的充盈度,將氣囊內的壓力控制在25~30 cmH2O之間,以防止其聲門處的分泌物下滑進入呼吸道。將患者氧氣濕化瓶內的水溫控制在32~35℃之間。定時為患者更換霧化器內的無菌蒸餾水,每48 h為其更換1次呼吸機回路管道。
1)比較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2)比較接受護理期間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RP的水平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RP水平的平均值分別為(7.6±2.2)×109/L、(8.4±2.0)mg/L,試驗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RP水平的平均值分別為(5.9±1.8)×109/L、(7.7±1.3)mg/L;試驗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炎癥指標的比較(±s )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炎癥指標的比較(±s )
對照組 19 7.6±2.2 8.4±2.0試驗組 19 5.9±1.8 7.7±1.3 P值 <0.05 <0.05
在接受護理期間,試驗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10.53%;對照組患者中有7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36.84%;試驗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2,P<0.05)。
臨床研究發現,ICU患者若發生肺部感染,會延長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生存率。導致ICU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患者接受氣管切開、發生胃食管反流及誤吸、長期使用抗生素等[4-5]。臨床上應對ICU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相關的文獻指出,對ICU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的發生率[6]。為了進一步探討對ICU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的效果,筆者對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蘇省中醫院溧陽分院ICU收治的3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接受護理期間,試驗組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與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一致[7]。
綜上所述,對ICU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的效果良好,能夠降低其白細胞計數、血清CRP的水平及肺部感染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