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丹 劉韞祺
摘 要:“裝飾繪畫”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在強調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改革大背景下,將教學成果進行經濟轉化,是各大藝術院校的新嘗試。將教學成果進行經濟轉化,既能消化課堂教學成果,產生效益,以產促教,又能以更專業的、高質量的藝術作品豐富和提高文化產業內容及質量,以教助產。實現產銷市場化,建立科學的供需關系,成為高校職業教育探索的新目標。
關鍵詞:“裝飾繪畫”;教學成果;市場化;產銷體系
我國關于建立及發展文化產業的呼聲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依托于蓬勃發展的文化市場,國家確立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抓共進的總方針。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市場的完善和文化產業的建設成為一段時間內人們關注的焦點和政策大力扶持的對象。本項目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尋求一種新的文化產業組成、發展方式,避開了對傳統理念的概述,依托自身優勢,確立了實用的、合乎發展規律的,可操作性強、協調性強的產學合作化模式。以合作雙方或多方的接收方式為基礎,探索并確立以學代產、以產促學的教學成果產銷市場化體系。研究過程側重教學能力分析、市場風險評估分析和產品戰略定位,并以項目成員在教學過程中自行產生的“裝飾繪畫”教學成果與長春艾未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展開項目研究。
1 項目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本項目致力于通過將教學成果作為商品向社會推廣并加以實踐的過程,培養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實踐能力,從而明確專業就業方向,拓展對相關學科領域知識的探索和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確定自身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訓練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和產品推廣能力,以及對藝術文化市場走向的預判能力。同時利用長春市藝術文化市場的產銷關系,作為保證學生能夠通過對真實的項目任務進行實戰的社會實踐,將所學理論直接應用到一線產品制作和推廣中的一次有益嘗試。這大大縮短了專業與社會生產力的距離,進一步完善和接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2 產業化建設情況分析
2.1 教學完成能力分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和教師的指導水平是存在實質性的差異的,能夠投入市場的質量和數量存在不確定性。而一個產業的發展,首先,除了擁有一個較穩定的消費群體外,同時還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投入群體。那我們就得先考慮一下,為了保證產業鏈的健康運行,需要多大規模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成果方可實現。以一個每屆有500名學生的藝術類院校為標準,每次課程可完成2件/人次的作品,共計1000件,以80%的合格率計算,約可產生800件裝飾繪畫作品。如果下學期教學同樣可產生800件其他形式的作品的話,可粗略計算為年出產量約1600件。這是在完全依賴課堂教學時間段所完成的作品量。實際上,不排除那些能夠較為順利完成作業且其具有長期創作意愿的學生群體,進而估算為可以產出2000件裝飾繪畫作品。作為一個產業的供給方來說,這個數字也許并不足以支撐和滿足市場要求,但我們應該明確,這約2000件的作品是以教學活動為基礎所完成的獨立創作的裝飾繪畫作品,如規劃到文化產品中,它可以劃定到產品開發的固定成本當中,而開發固定成本和邊際成本是有本質差別的。也就是說,當產品開發成功后,它的復制成本非常低,因此,如需要提供更為大量的裝飾繪畫作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以完成的。所需解決的也無非是組織和時間的問題。這樣,我們需要考慮的就只是市場推廣所需面臨的問題。
2.2 退出市場的風險分析
我們在進入市場前,首先要考慮到退出市場所要承擔的風險。對風險的評估可以理性地認識自身優勢和劣勢,避免產業投入的盲目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投資、投入的有效回報。其中,退出壁壘主要分為兩大類:經濟性退出壁壘和制度性退出壁壘。根據本課題的產業構造及建設基礎的特點,可歸結為經濟性退出壁壘。其中涉及資產專用型和沉沒資本等。資產專用性,會涉及資產難以變現或資產變現價格遠遠低于購買價格的情況。針對這一點,我們就自身情況分析一下。首先,就支出成本而言,我們要完成的實用文化產業是以價值轉換為基礎的。本身必然產生的成果,是在教學成果和商品價值之間產生的另一種形式的價值體現,不存在固定或特定的必然投入資金。因此,追根到底,不存在獨立的資產。如果產業必然退出市場,那么不會出現專用資產折損的情況發生。這也是本課題的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市場風險,只存在商品價值轉換成功與否的結果。依照本課教學成果的保存標準,只會常規保留4年內的課堂作業,本就需要代償性的成果轉化,如不能完成,可以定期以其他方式轉移。這種轉移如能同時完成商品價值的轉換,則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如真的有部分畫材剩余,也可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消耗。只要教學行為具有延續性,那便可以不予考慮這部分投入。關于成本沉沒,如專業人員的培訓費用,所有的商品都出自課堂,對專業人員的培訓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也算不上投入成本。本課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產業建設是在鼓勵其了解專業,了解市場和了解就業形勢。商品產生的價值是一種激勵手段和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也是完全建立在自愿基礎上的,因此可以完全忽略成本沉沒的風險。
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本課題的優勢在退出壁壘方面顯得尤為突出,而且本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并不是以實現最大利益為目的,只是一種體系完善的探索。因此不存在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沒有根本利益矛盾存在的可能性。多出的收益只是維持產業運行所需的交通、通信和市場調研及展位租賃費用,資金不存在隱蔽流動的可能。全線參與者以學校工作人員和學生為主,在誠信度方面可謂雙保險。如此規劃,可在投入市場的同時,減少或規避市場投入和退出市場所要承擔的風險;產業優勢明顯,可發展程度較高。
3 社會推廣及市場競爭定位分析
3.1 橫向差異與縱向差異
橫向差異指的是由于消費者的口味不同造成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消費者的認知造成的。在許多產品趨于同質、無差別的情況下,如果消費者受其他因素影響而造成更偏愛某個品牌的情況,那便存在實際性的差異??v向差異指的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偏好某一類型的產品,這種情況是因為產品質量在價格水平相等的情況下,在質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消費者都會有明顯的偏好高質量產品的傾向。這種橫向差異與縱向差異其實滿足的是不同消費者對產品不同需求的要求。有點追求品牌,有點區別產品的各種側重,這便在潛移默化中對消費群體進行了分化重組。我們在進行文化產業建設的過程中,就要將這種差異化考慮進去。它是我們建立消費群體、確立自身發展方向、明確自身發展優勢的參考。
首先是橫向差異。這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包括對產品的介紹,品質闡述以及展覽、宣傳等投入,在第一感官上給潛在的消費群體以明確的品牌效應,讓消費者基本了解本藝術文化產品的優勢,在心目中鞏固其橫向差異的優勢。其次是縱向差異。我們建立產業優勢,就是要強化藝術文化產品的縱向差異。我們的價格優勢不是為了以低價位占領市場,這并不是我們的策略。在教學成果向實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就是要以低價位、高品質為基礎來搶占市場份額。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也是產業能夠得以建立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3.2 錯位競爭
本課題涉及的教學成果在市場競爭中,依據自身條件可歸結為靜態錯位競爭戰略中的順錯位定位。所謂錯位競爭,是企業錯開對手的鋒芒,以己之長擊彼之短而確立相對優勢競爭地位的一種戰略。而順錯位定位,是以自己的實力地位,選擇競爭對手不如自己的目標市場,進行滲透和擴展的戰略。[1]
在錯位競爭方面,我們在教學過程以及產業建設初期就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完成手段。它應該是我們拓展和占領市場的關鍵。特色、質量與服務是我們最基本的產業標準。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在與同類產品競爭中,我們規避低端市場運營,因為這一階段內的裝飾繪畫產品,多以復制品和印刷品居多,成本競價中基本沒有核算出人工創作和制作的成本。我們規避高端市場,因為這一層次講究的多是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和保值、升值空間,更加講究和強調作品的不可復制性,是一種投資行為。而在中端市場,我們以發展中低端產品為主。這是因為必須考慮學生的操作能力、完成能力以及學生的專業素質。實際來說,明確自身特點和自身優勢是更為實際的市場行為準則。在服務方面,可根據裝飾繪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提供以舊換新的業務,從而鞏固一群相對穩定的客戶,在交易過程中積累經驗,總結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意向,為我們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在某種程度來說,這也可以算是根據市場需求的教學能動性的體驗。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將課堂教學成果引入市場經濟體系,是一種先進的、可嘗試的、科學合理的、具有優勢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在我們“走出去”“引進來”的思想指導下,其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產業形式,可以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工程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 賈斯汀·奧康諾(英).藝術與創意產業[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33.
[2] 陳少峰,張立波.文化產業商業模式[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 章金萍.藝術品投資與市場營銷[M].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遲丹(1978—),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吉林建筑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