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秦麗
【關鍵詞】護理隨訪;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軀體功能恢復;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患,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而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手術時間短等優點,采用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所產生的切口長約3cm左右,且無需打鋼釘,術中出血也僅20-30ml。術后昕需的恢復時間也較短。并且大多數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都適合此手術。因為此手術能夠摘除病變徹底,且術后不易復發,不會對脊柱的穩定性造成破壞。
1.1一般資料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年間在我院進行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的患者120例,并將著12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5~65歲,平均(49.8±3.6)歲;觀察組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27~70歲,平均(52.33±2.7)歲。抽取患者均自愿參加研究,且簽署了研究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會審核通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前給予常規指導,包括服藥、臥床、日常活動鍛煉等各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的指導,同時對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等。
觀察組患者在給予出院前常規指導的基礎上加以隨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建立健康檔案:醫院需安排專人將此次研究中需要進行隨訪護理的患者的各項信息進行記錄整理,如患者的基本信息、聯系方式、手術情況、恢復情況及隨訪情況等,以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同時,對于進行歲發的護理人員也需要要求其具備高質量的專業素質。②隨訪準備:在進行隨訪前,護理人員首先要對隨訪目標進行詳細的了解,如患者的家庭狀況、恢復情況、心理狀態等,根據這些信息,制定詳細周全的隨訪計劃。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隨訪時間最好定在晚上或是周末,保證患者時間充足,且隨訪時間不宜過長。③隨訪內容:首先,隨訪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等進行了解,對于不良情況給予及時的疏導與糾正。其次,護理人員還可以對患者的家庭狀況進行了解干預,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促使家屬對患者進行監督與督促,保證患者順利恢復。最后,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情況的康復鍛煉計劃,并指導患者進行操作。
1.3觀察指標采用Oswstry功能障礙指數對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腰椎功能進行評分,總分為50分,分數越低,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礙程度與輕。采用日本骨科腰背疼痛手術評分標準對自覺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示改善情況越好。
1.4統計學分析以SPSS24.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礙程度采用t檢驗;自覺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x2檢驗,以(x±s)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腰椎功能評分比較觀察組術后30天與90天的腰椎功能評分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自覺癥狀的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各方面的自覺癥狀的改善情況皆優于對照組,比較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腰椎司盤突出癥是在退行變基礎上積累傷昕致,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因此,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通過預防就能夠于曉的減少發病率。對此,我們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不宜睡太軟的床。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腰背肌訓練,以增加脊柱的內在穩定性。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腰椎功能評分與自覺癥狀的改善情況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隨訪護理這種方式的應用,能夠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接觸,護理人員對于患者在恢復期間所遇見的問題能夠予以及時的解決,給予患者更加科學全面的指導,有利于患者軀體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腰椎間盤突出癥在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后,再配合以護理隨訪,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軀體功能的恢復。而隨訪的護理人員則需要掌握更加專業的護理技巧,對不同情況的患者輔以相應的護理方式,從而更好的調動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確保護理隨訪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