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長江路小學 楊 華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而寫作能力作為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成為教師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簡單來說,寫作主要就是指利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主觀思想、傳遞交流信息、具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換言之,寫作就是在生活中和人交流、溝通、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不難發現,作文創作對于學生綜合的語文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一直以來,寫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及重點。因此,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根據語文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此不斷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寫作教學的質量。為此,本文以我實際的教學經驗為基礎,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敘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具體開展方式。
從當前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寫作能力之所以遲遲無法提升,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普遍對寫作缺乏興趣。為了做好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創設一些與寫作主題有關的教學情境,以此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出寫作內容,從而有效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寫作教學的順利展開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在《恐龍》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想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關于遠古生活的短文,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我首先根據寫作的主題創設了教學情境。我問學生:“同學們,恐龍是一種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動物,雖然這種動物早已滅絕,但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很多關于恐龍的事情,誰來說一說呢?”學生們馬上開始發言,有的說:“恐龍非常兇猛,而且特別高大。”有的說:“我還知道會飛的恐龍……”學生們發言完畢之后,我繼續說:“大家說得都不錯,我知道有一部關于恐龍的動畫片非常有意思,大家想不想看呢?”學生們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于是我給學生播放了這部名為《恐龍》的動畫電影,這個動畫片主要講的是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一頭名為艾力達的禽龍被一群狐猴養大,它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同類。后來一場流星雨毀滅了它們的家園,于是它和狐猴朋友們重新尋找家園并在途中遇到了自己的同類,在和同類的相處中它們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沖突,于是艾力達不得不向冷酷的首領發起了挑戰。這部動畫片不但情節曲折離奇,而且將恐龍生存時期的背景十分直觀地呈現了出來。學生們看完這部動畫片之后都感到意猶未盡,然后我馬上趁勢提出了本節課的寫作主題。最終,通過動畫片創設的教學情境,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動力。
毋庸置疑,語言是寫作的基礎,語言運用能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寫作的質量。簡單來說,寫作的語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章整體的層次以及寫作特點,二是細節之處的遣詞造句,比如一個句子、一個詞語的使用。而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語言,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在閱讀中提高,關于閱讀對于寫作能力的影響,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就可以概括。因此,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詳細分析,使學生學會欣賞文章的精妙之處。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范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對祖國秀麗河山以及大自然情趣的熱愛,在閱讀中,我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寫作語言進行了賞析:第一,從整體的結構來看,這篇文章可以按照游覽的順序分為三個部分,第1節交代了雙龍洞的具體位置等,2、3節描寫了前往雙龍洞路上的經過,引出了寫作的重點,第4~7節描寫了外洞、孔隙、內洞的情景。第二,從文章的寫作特點來看,作者主要運用了對比、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比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這句話是一個對比句,用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盆栽里的杜鵑對比,以此突顯出映山紅更有精神,“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這句話是一個因果句式,表明溪流的流速、溪面、流聲都和山勢有關,“首先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這句話用比喻的手法將洞中的景物描述為兩條龍,“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這句話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準確表現出了雙龍洞入口的低矮狹窄。第三,文章用詞十分準確,“蜿蜒”這個詞使句子變成了動態描寫,將雙龍張牙舞爪的狀態描寫了出來,“盤曲而上”“突兀森郁”這兩個詞十分準確地突顯出了雙龍洞周圍險峻的山勢,茂密的植被。最終,通過詳細分析,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了這篇課文的寫作語言。再如,在講解完《開天辟地》這篇課文之后,我又給學生推薦了《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神農嘗百草》等同一類型的文章,而經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促進了學生寫作語言的積累。總而言之,寫作語言的積累是學生寫作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不同時期的寫作要求有所不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以記敘文為主。從記敘文的寫作內容來看,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把自己聽到、看到、想到的事情記錄下來。換句話說,小學階段的寫作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文章內容要抒發真情實感。因此,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認真觀察,并將自己的觀察內容準確記錄下來,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親身經歷的寫作素材,而且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珍珠鳥》這篇課文主要描繪了在一個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吊籃里,一只紅嘴小精靈在快樂地飛來飛去的圖景。從文章的內容來看,作者對珍珠鳥進行了十分生動而具體的描寫。于是,在教學完這篇課文之后,我要求學生在課下的時候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并將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在觀察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突出外形特征,首先要從整體描寫,對它的外形進行整體的評價,比如它是丑陋的、美麗的、威風凜凜的、嬌小可愛的、笨拙的、靈巧的等,然后要進行細節描寫,對動物的頭部、身體、四肢或翅膀、尾巴等各個部分情況進行詳細描寫;第二,觀察生活習性,動物的生活習性主要包括它們在吃食、睡眠、居住、活動、性情等方面的基本情況,比如它們吃飯、嬉戲時的樣子,相互追逐打斗時的場景等;第三,賦予其人格化的感情,雖然動物不能像人一樣說話、思考,但它們依然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在觀察時,要從他們的叫聲、動作等方面去想象它們思考的過程,這樣可以不但可以將描寫變得更加惟妙惟肖,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最終,通過認真觀察,大部分學生都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寫作素材。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直接的途徑就是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寫作練習。通過練習,可以使學生將積累的寫作語言、寫作素材、寫作方法等方面的寫作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寫作知識的掌握更加熟練,從而促進學生文章寫作質量的提升。
例如,《秦兵馬俑》是一篇狀物類散文,利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個性鮮明、類型眾多。從寫作結構來看,文章是一篇總分結構的課文,作者在描寫中主要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幾種說明方法。在給學生講解完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寫作的任務,要求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色為例,仿照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對這處景色進行描寫。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我又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最終,通過不斷完善,使學生本次寫作的質量有了一定的提升,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結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新課標又給寫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根據當前學生寫作的實際情況,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不斷完善每一個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