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續(xù)
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和普通本科生相比較,他們更容易壓抑、迷茫、自卑、叛逆。近年來,隨著大學生自殺、傷人等極端事件頻發(fā),高職院校中同類事件也在同比增加,所以如何有效開展高職學生生命教育,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成為目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
概括國內外眾多學者的研究,生命教育就是一種關注人的生命的教育,要在遵循生命自然規(guī)律和發(fā)展原則基礎上,指導生命走向完滿,提升生活質量,進而實現(xiàn)生命價值。
高職學生生命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遵循高職學生特點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用正確生命觀指引導他們理解生命內涵,不斷提升自我、健全人格、明確社會責任,實現(xiàn)生命價值并升華出生活幸福感的活動。
二、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
(一)新時期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本質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素質教育雖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在包括家長和教師在內的社會大眾眼中,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教育中仍過分地追求知識的掌握、智能的發(fā)展和學業(yè)的成功,而與教育塑造健康的人格,促進人的自我完善和生命價值實現(xiàn)的目標不一致。
(二)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密切相關
和諧社會包含了不同層次的和諧關系,既包括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還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和諧的根本,有生命的存在才有和諧的存在。因此,在生命觀教育過程中要強調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和諧共存。
(三)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
新時代的大學生物質上能夠得到最大的滿足,生活環(huán)境舒適。然而,父母和長輩的過度關懷和呵護,使他們雖然自我意識日漸形成,但是是非辨別能力相對較弱、社會交際能力有限、抗挫折能力不強。伴隨著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西方社會一些消極思想也帶給了學生,導致了他們錯誤的生活態(tài)度和作風,這些都使得學生們不能以一直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而選擇一些極端行為。
三、開展生命教育的途徑
在進行學生生命觀教育的時候,我們就是要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欣賞生命,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
(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貫穿生命教育
1、良好校園環(huán)境的建立。
校園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兩方面建設。一方面,在學校經(jīng)濟能力許可范圍內,構建舒適、優(yōu)美的校園物質環(huán)境,這有助于學生感知美好,追求美好;另一方面,要積極運用各種手段來對生命教育予以宣傳,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傳媒和宣傳教育陣地,多層面、多角度地進行生命教育的宣傳,讓學生隨時置身于生命教育的氛圍之中,充分了解生命教育,引導其感知生命意義,追求生命價值。
2、開展豐富多彩的以生命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有價值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體育比賽、心理專題講座、文藝演出,并依托這些具有正能量的學術、藝術、體育以及娛樂活動, 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展現(xiàn)自我與溝通交流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歸屬與交往的需求,讓學生在學習與體會中學會如何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聯(lián)系起來,真正認識生命、體會生命的美好,培育豐富的生命情感。
3、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的作用
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里最為活躍的群眾組織,是大學生從事各類興趣愛好最為有效的載體,學生社團往往可以發(fā)揮課堂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生命觀課堂教育缺失的情況下,諸如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團,人際社交方面的社團等社團建立,都是開展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的有力保障。但這些社團的動作,有賴于學校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經(jīng)費和場地的支持,并主動聯(lián)系校外資源等。
(二)發(fā)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
要推動和完善學生生命教育,就必須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當前高職院校開展生命教育還比較滯后,并且沒有發(fā)揮好課堂這一主要育人場所作用。
1、專門生命觀教育課程的開設
如今,高職院校中軍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等都已納入大學生的必修課,心理健康教育也引起了充分的關注,而生命觀教育作為大學生認清自身的第一課,卻出現(xiàn)了缺失。所以可以開設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生命教育課程,給予相應的課時保障和學分,讓學生通過接受系統(tǒng)的生命教育獲得較為完善的生命知識。
2、要充分發(fā)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作為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對高職學生實施生命教育的優(yōu)勢是得天獨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蘊含了豐富多樣的生命題材,對高職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如何在多元化價值觀中進行正確選擇,增強其道德辨別力等方面有著很強指導作用。
3、專業(yè)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思想
專業(yè)課教育與生命教育并不相悖,這是一種融入式教育,結合不同專業(yè)的特點,對生命的多層次理解進行綜合歸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生命,領會生命教育本質,從而形成對生命教育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認識。
4、將生命教育與實踐實訓有機結合起來
在當前“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背景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已成為時勢所需。高職院校在為學生提供實訓實踐廣闊平臺的同時,結合學生實訓中實際做好生命教育工作,如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到人、績效考核等,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鍛煉了能力,更清晰地認知自我、獲得了價值認同。
5、體驗式教育的引入
生命觀教育是一個抽象的內容,沒有一個直觀的東西可以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相關的知識只有得到個體的親身驗證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我們應當充分挖掘各種資源,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感受分享中體會生命的精彩,讓他們對生命充滿敬畏,善待人身。
(三)讓家庭參與進來,形成校家合力
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等三方面因素影響。,生命教育中在充分發(fā)揮學校的同時,還需要與家庭、社會的相互作用。
1、家長聯(lián)系信息卡的建立,為開展大學生生命觀教育打下基礎
通過信息卡的建立增進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這項工作應該從新生入學開始,開學初大部分新生都是由父母送來學校,這個時候建立的信息卡也最為真實可靠。信息卡的需要不斷的補充和更新,有時候對學生及學生家長更換手機號碼、家庭地址等內容時要及時的了解,并做適當?shù)难a充。
2、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依托,開展家庭主題活動,營造有愛的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主要承擔著子女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生命觀的教育,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讓家長在關注學生學業(yè)的同時,忽視了學生對于愛和生命教育需要。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加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課題名稱:高職院校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生命觀教育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 GJ2017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