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輝
“正能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我們學校培養的新人,首先應該是有民族氣節,遵紀守法,熱愛自己祖國的愛國主義者。近幾年來,一些中學生、大學生崇洋媚外,違法亂紀屢見不鮮,這正說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基礎薄弱。因此,從小學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打好政治思想基礎是新世紀的需要,也是新世紀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現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特點,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一、明確語文學科內容的廣泛性。
語文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侵略而勇敢反抗和斗爭的;有堅守民族氣節的;有寧肯忍辱負重,摒棄個人恩怨,顧全大局的;有反映祖國山河壯麗、物產豐富、幅員遼闊的;有反映新世紀祖國嶄新的社會新風尚的;有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的;還有……那一篇篇教材,構成了一個個德育教育整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通過祖國的山、水、物等一個個事例,逐步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對祖國人民的認識,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建設祖國的斗志。
二、語文學科的特殊性。
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政治的辯證統一。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潛移默化,要在滲透上下功夫,要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的政治思想受到洗禮。
有些課文,可以通過講解中心句、難句,去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對比,在領會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如《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中“我不忍心看,但又忍不住不看”一句,通過第三人的心理活動描寫,寫出了邱少云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他們的任務,寧可被大火活活燒死。表現了邱少云遵守紀律,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在幫助學生理解邱少云行動思想的過程中,英雄人物對祖國愛的火種也會點燃學生心靈中愛國的火花。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就會受到作者愛國激情的感染,從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系統性、階段性。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因年齡段,因人而異。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講究教育的系統性,突出教育的階段性,認真做到:
1、縱向有階段、有序列。根據小學生知識差距,心理差異,年齡跨度,一般分低、中、高三個階段。
低年級通過入學教育中升國旗和看圖學詞學句中的內容,讓學生明白:國旗代表我們國家,升旗時行注目禮,是對國旗的尊重,對祖國的熱愛。通過《美麗的祖國》、《日月潭》、《王二小》等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祖國很大很美,臺灣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她將回到祖國的懷抱;許多革命先烈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以先烈為榜樣,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常做有利于祖國和人民的事。
中年級,要多從側面更大的范圍,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如通過《美麗的小興安嶺》、《林海》等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美麗,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通過《北京亮起來了》、《金色的細雨》等課文教學,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設的輝煌成就和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美好未來,以增強學生生長在偉大國度的光榮感和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高年級,除了教材中的一些課文外,還要通過課外閱讀、習作、時事政治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這樣做,就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橫向有聯系、有重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僅憑借語文教材是不夠的,還必須聯系思想品德、科學、音樂、體育、美術等教材進行德育教育。其中思想品德課是重要的德育教育教材,讓學生認識到要想做一個新世紀的優秀接班人,必須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優良的道德情操。
四、德育教育要講求針對性和實效性。
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能空洞說教,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講求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教育的實效性,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學習文化知識和德育教育聯系起來。小學生年齡小,往往易染上一些壞習慣,我們必須要求他們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如自覺撿起操場上的廢紙屑;自覺扶起教室一角的掃帚;自覺關上沒關的水管;發現壞人壞事要靈活地開動腦筋,合理、及時地報告給大人;拾到東西要交公;知錯就改;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孩子們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2、課內外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單靠課堂上是不夠的,還必須開展好課外活動,讓學生從富有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活動中進一步接受教育。
結合世界反恐怖活動,開展以“學和平衛士、做新世紀的優秀接班人”的少先隊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恐怖活動的事實真相,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增強學生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責任感,使他們成為新世紀品學兼優的可靠接班人。
結合社會的“掃黃打非”,聯系當地失足少年事例,組織“黃色書刊害人深”、“我身邊的活雷鋒”、“學英雄”等班隊活動;開展唱好歌、讀好書、看愛國影視片方面的教育。不斷為他們提供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精神食糧,幫助他們開展健康有益的讀書活動,幫助他們提高識別事物的能力。自覺抵制“精神垃圾”、“非法傳銷”的蠱惑,防止“和平演變”。
3、學用結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與其行為習慣同步進行,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語文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讓學生從小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遵紀守法,做新世紀有用人才的教育。積極倡導每個孩子自信、誠信、活潑、開朗、陽光,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做一名具有諸多正能量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