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倫
摘 要:破產法屬于私法的一種,主要目的在于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實際上,這一私法要想實現其功能需要依靠市場機制。對破產的相關法律的確立應該以市場背景為基礎,并將市場機制融入到破產法的體系構建中,同時,市場機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著不足,這時,破產法的體系構建要能夠適當的補充與完善。
關鍵詞:破產法;體系構建;功能主義指向;市場依賴
一、破產法的私法定位及其功能
第一、我國目前的破產法具有私法性。當事人有了能多的選擇,在破產程序中,破產當事人為了充分保護自己的利益選擇不同的啟動與進行破產程序的途徑,在啟動與終結方面,有清算、和解與重整啟動三種途徑。
第二、我國的破產程序中法院的介入權利十分有限,可以說,法院僅僅作為一個處理破產后續的平臺,而是否選擇進入破產程序,何時進行,何時終止都由當事人確定,法院無權干涉。
第三、破產體系的產生極大地清除了社會上的不良產業,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其貢獻。同時,由于法院在破產程序中介入的有限性,減少了公權力的干擾對社會私權經濟結構體系的破壞。另外,破產法的實現離不開市場體制的支持,在經濟市場的博弈中,市場體制為當事人提供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并且提供了一定的手段去實現分配,有效的降低了破產后財產重新分配所需的成本,從而提高了社會處理破產的效率。因此,如果不能有完善的市場體制與破產法體系,就有可能造成破產后資產重新分配過程中資源的浪費。
二、市場機制對破產法體系功能實現的作用
從總體上而言,破產法是在經濟市場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無法脫離市場機制而獨立作用,并且需要市場機制在各方面的協助,破產法體系功能的實現與市場體制中的商品交易、人力資本、破產管理人三大市場機制關系密切,可以說,這三大機制的完善程度決定了破產法體系功能是否正常作用。
(一)商品交易市場對債務人財產的定價及變現作用
在破產法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項程序就是對當事人的財產進行估價,在這一項程序中,商品交易市場起到了確定性的作用,顯而易見,商品交易市場的變化就決定了當事人財產的價值,這關系到了破產法體系中相關利害關系人能夠獲得的利益以及如何在其中展開博弈,同時,市場是否能對當事人的財產進行估價決定了破產程序是否能繼續開展以及如何進行。在一般的破產財產價值評估中,法院一般會采取拍賣的形式,一來減少評估的時間,防止因時間過長而出現一些變故,二來通過競價的方式評估的價格更加公道,防止了因為短時間變現財產而導致的財產低價變現,盡可能減少人為控制。
(二)人力資本市場對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壓力的分流作用
一旦企業破產,必不可少的會給社會帶來一些影響和問題,破產造成的影響越大,后期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因此,在破產法體系中應該盡可能減少對社會的影響,在這方面,人力資本市場就能夠起到重要作用了。因為企業破產帶來的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就是會帶來大量的失業人員,在一個有限的區域同時有大量的人失去了工作會對當地的經濟、治安造成很大的壓力,而一個完善的人力資本市場就能很好的安置這些失業人員。如果當地相關企業眾多,人力資本市場興旺,那么想必這些事業人員能夠很快地找到下一份適合的工作,如果在當地,該企業屬于該行業的領頭羊,那么那些失業人員就有可能很難找到下一份工作了。
(三)破產管理人市場:破產法功能發揮的關鍵
破產管理人市場屬于我國市場體制中新興起的一種體制,它的職責在于在當事人申請破產后,法院執行破產程序期間,對于破產企業,破產當事人的財產的管理,保證自破產期間,破產企業的相關財產不受到損傷而干擾破產程序的正常進行,與此同時,破產管理人還肩負著協助法院完成破產程序的職責。這一制度的建立對我國破產法體系的完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我國破產法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的破產管理人制度任然存在著較多的缺陷,同時我國破產法體系的不完善與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也限制了破產人管理市場的發展。在我國的破產程序體系中,主要實行由破產管理人與破產當事人兩方對破產企業及相關資產進行管理,而破產管理人的薪水主要由案件的復雜度決定,然而,由于很多破產案件耗時很長,很多的相關專業人員都不愿意去從事擔任破產管理人,而相關的破產管理人也消磨了積極性,因此,健全我國破產體系相關的薪水管理與監督機制對于破產管理人機制的發展至關重要。
三、市場機制對破產法體系功能實現的局限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市場機制對于破產法也是如此,我們既要有效的利用市場機制來完善破產法,也要防止其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并加以解決。破產法體系功能的實現的大前提是在一個自由的市場運作的背景下,執行破產法的執法者、立法者,相關司法人員能夠充分的尊重市場機制的私權性。而當市場機制出現了問題,市場環境出現了崩壞,此時,破產法的實施就不能受其不利影響,反而還要采取相關司法措施對市場加以維護與管理。
破產程序的執行往往伴隨著市場競爭,經濟的博弈,而在有些時候,由于被利益所迷惑,導致良性的競爭變成惡意的博弈,影響了破產程序公平公正,合法的執行,破產關系人以追求短期利益為目的,影響破產程序的執行,往往會影響社會的、大眾的利益。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破產法體系,減少市場機制對破產法體系的局限。
四、結語
我國的破產法體系經過長年的發展,有了較大的突破,也構建了較為全面的框架,但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對于破產法程序的執行給了很多違法分子可趁之機,導致了一些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極大地局限了我國破產法體系的發展,因此,政府及社會應該加強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完善破產法體系中的監督機制,做到公平公正。
參考文獻:
[1]齊明,焦楊.破產法體系構建的功能主義指向及其市場依賴[J].當代法學,2012,26(05):96-101.
[2]齊明.我國破產原因制度的反思與完善[J].當代法學,2015,29(06):111-120.
[3]齊明.美國破產重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