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 薛海勤
一、引言
日本岐阜縣惠那市明智町的“日本大正村”,是將整個明智町按照大正時代的氛圍原封不動地予以保留的主題公園。明智町在明治和大正時代曾因養蠶和制絲產業而繁榮一時,從風土、建筑,到生活文化、人情、自然,大正村保留了大正時代將蠶絲作為地方產業的風貌,可以充分欣賞大正時代的浪漫。大正村的特色是采用第三部門方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當地村民志愿者為中心而實行的運營機制。從觀光客零開始,到現在年間平均15萬人來訪、其中1999年頂峰時期更是達到年間50萬人的突破,一時間成為日本地域振興事業的先驅者。但是,最近這幾年開始似乎到了大正村旅游季的瓶頸期,游客逐年減少。因此,希望通過此次考察了解大正村是怎樣通過村民志愿者機制來運營的,同時探索大正村吸引游客的真正魅力及其導致游客下滑所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明治時代;日本大正村;志愿者;觀光
二、明智“日本大正村”概要
1984年5月“日本大正村”立村,1998年作為大正時代的主題公園正式開村。園內有玫瑰花環繞的西洋建筑“大正浪漫館”,保存著留聲機、照相機等當時產品的大正時代館,收藏著大正到昭和初期玩具的玩具資料館,復原京都老字號咖啡館、現在仍有咖啡店的天久資料館,曾是明治時代末期蠶繭庫的大正村資料館。另外還散布著保留明治和大正時代風情的宅邸、城址、神社、古墳等諸多看點,郵局和銀行等也在實際開展窗口業務。但是,這個大正村卻沒有像其他觀光地那樣有賣門票或者檢票口的地方,所謂的“大正村”應該就是明智町町民實實在在生活的地方吧。這樣看來,日本的大正村與明治村、昭和村那樣的圈起來、有固定區域的休閑設施場所不同,銀行、郵局都是正常營業,車站有電車通行,作為博物館來使用的建筑物也是可以看到很多。以“通過一個小城鎮,能看到過去一個時代”為初衷,這種嘗試以前未曾有過,現在也只有大正村了吧。
三、志愿者運營制度及大正村所存在問題
為了了解大正村及其志愿者制度,2015年12月,我與小組成員一起去了大正村進行調研。明智町的地域振興,沿著中心部的街道,途經傳統的農村房屋、包括改修的建造,和式風格住宅、現代風格住宅等等,可以看到多種風格的建筑。但是,從大正村作為主題公園再現大正時代的建筑風格來看,反而與明智町多樣化的城市建設形成鮮明對比。從地域衰退的傾向看,明智町作為地域振興建設的重點對象,是想把大正村這樣一個特色鮮明的區域打造成觀光地的經濟戰略來考慮。
由于正逢大雪、日本最冷時節,很多店鋪都已關門。有幸我們提前聯系了大正村資料館的三宅氏,對大正村創立的契機及運營機制進行了采訪。據三宅先生回憶,為了大正村的順利運營,現在自愿集中了6人輪流值班工作。大正村剛開村的時候,不能只接受“光設立宣傳牌大家就會來”的單純的不透明思想,是否應該依靠觀光協會、商公會等行政部門作為主體來推進大正村的發展事業這種構想也被提了出來。明智町的各種團體對于這種構想持贊否兩種態度,將來城鎮的發展持危機感的人們覺得,這樣下去町內會越來越荒涼,他們利用這種說辭開始給反對派進行洗腦。于是為了不從行政部門那里得到援助,對當時大正時代非常了解的村民開始自行集資。開村儀式的時候,由于傳媒界、藝能界等大量藝人前來,吸引了眾多的觀光客,導致衛生間、停車場等公共設施準備不足,這些只用村民捐助的錢是不能解決的。
然而,突如其來的觀光客來訪大正村,能夠讓大家了解、認識大正時代的建筑物、資料等基本上都沒有,并且遭受了像“為了大規模宣傳而制造的假象”、“這種地方哪里都有”等很多指責。為了消除這些批判、指責,開始了志愿者行動。以“想讓來訪問的觀光客們多多少少能夠了解大正村”這種想法為初衷,開始村內向導,在這之后志愿者輪流服務的做法開始廣泛傳播開來。為了讓來村子游覽的人更加舒適、愜意,以免費茶水的熱情招待開始,還有每月一次的清掃服務活動,目的是讓觀光客感受到更加美麗整潔的大正村。現在,大正村的各種設施場所都歸財團法人--日本大正村管理,資料館檢票、茶水接待、村內向導等等,在這些地方出現、活躍著的就是志愿者了。至于其他的資料館的團隊清掃、高齡者組成的明智車站向導、明智商業高校的大正村清掃服務等均得到了社會志愿者們的大力支持。
四、結語
日本大正村雖沒有豪華的建筑物,但是有讓人感動的心和情懷,對游客的親切問候和暖心接待是他們最有利的武器,是一個讓人感到懷念、安心的地方,同時也成為了帶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觀光資源。如:在大正村事務所、資料館等場所,可以免費提供休息地,當地的老奶奶或者志愿者們會親切地打招呼。這種讓人感到的溫暖關懷也許正是大正村的魅力了吧。
三宅先生也說到,現在日本大正村最應該努力的課題就是志愿者人員的人才問題。做志愿者活動,會增加朋友、會和不認識的人交流。但是觀光客增加之后,志愿者向導會明顯不足。因為志愿者是大正村的基礎,所以必須理解這一點。從這一點來看,沒有充足的老年人是不行的,想讓年輕人和大正村接觸是很難的。而且,通過對村民的采訪了解到,對他們來說,伴隨地域高齡化的接班人問題是最令人擔憂的地方。年輕人為了升學和工作,必須離開村子去外地。現在在大正村以外的許多城市里,年輕人少了,地域的活力也減少了。總而言之,如何良好地保存日本大正村大正時代遺留的的風景,同時地域老齡化及志愿者向導不足的問題能夠平衡且得到改善,今后需繼續研究和思考。
參考文獻:
[1].上田昌弘.《日本大正村奮戦記じいさん?ばあさんが町をおこした》近代文蕓社,2000.
作者簡介: 馬曉(1989—-)女,漢族,山東淄博人。任職于青島黃海學院國際交流中心,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
薛海勤(1978—),女,漢族,陜西省渭南市人。職務:青島黃海學院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