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麗江市玉龍縣奉科鎮奉聯村委會下轄10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390戶1378余人,村民以納西族居多,少量漢族雜居。奉聯村三委、駐村工作隊以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思想為指導,以玉龍縣“六個一批”工程為中心,結合奉聯實際,走出了一條屬于奉聯的特色脫貧之路。
關鍵詞:脫貧;探索實踐
2018年,奉聯村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完成了國務院組織的第三方脫貧驗收評估工作,在玉龍縣脫貧摘帽的同時退出了貧困村的行列。到今年為止,奉聯村106戶400人建檔立卡戶中,已穩定解決“兩不愁三保障”97戶374人,剩余9戶26人,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生態環境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業鞏固提升成效明顯。
奉聯村以工作隊和村三委在前期扎實入戶摸底調研的基礎上,對全村農戶居住房屋分類進行了幫扶規劃。在建檔立卡戶方面:97戶356人實施“6+6”人居環境提升安居房建設,5戶22人實施易地搬遷,對其中45戶相對條件困難的建檔戶再給予農危改政策支持。在非建檔立卡戶方面:21戶75人實施“4+6”安居房建設,“四類”重點對象農危改28戶,“非四類”住房安全專項幫扶20戶,破房爛屋專項消除20戶。2017年,全村安居房建設、易地搬遷工程、建檔非建檔對象農危改工程已全面完成;2018年28戶“四類”重點對象農危改及20戶破房爛屋專項消除已全面完成。奉聯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成效顯著。
奉聯村在2017年完成了奉聯完小新校區的建設,極大便利了村里學齡兒童就近讀書,整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已達100%。除義務教育之外,鎮政府對奉聯即將或已經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也提供了大量幫扶,設立了“奉科鎮金秋助學協會”,2017年籌集了39.19萬元資金對全鎮259名大學生(奉聯27人)進行了資助,2018年籌集了44.17萬元對全鎮298名大學生(奉聯50人)進行了資助,實現了對建檔立卡戶家庭大學生助學金資助的全覆蓋。
奉聯村對條件特殊的困難戶以社會兜底保障的方式進一步保障幫扶。全村特別困難的建檔立卡8戶25人全部納入低保;非建檔2戶7人得到A類低保保障,10戶31人得到B類低保保障,37戶121人得到C類低保保障,12戶得到“五?!北U?。奉聯做到了動態管理社會保障對象,以低保積分制加村民集體民主評議的方式確保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在醫療保障方面,全村建檔戶400人全部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保險,非建檔人員也全部參加了新農合,發放了新的健康扶貧冊,并實施了大病救助政策。在養老保障方面,符合條件的建檔戶307人,非建檔戶1033人全部參加新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以制度保障低收入戶基本生活、醫療健康、養老方面,奉科鎮黨委政府還制定了《奉科鎮貧困發生快速反應與幫扶方案》,針對臨時發生因病、因學、因災困難的貧困戶在第一時間以村民小組、村委會、鎮政府三級聯動的方式反饋情況,對符合方案幫扶條件的,立即啟用應急管理資金及時救助困難戶,做到了長期保障與突發情況保障相結合,建立了網格式的社會保障機制。
脫貧增收關鍵靠的是產業發展,穩固脫貧成效也要靠產業。在鎮政府的主持下,村民們開始種植特色農業經濟林果。至今,已向建檔戶、非建檔戶大量發放了油橄欖苗、花椒苗,現全村油橄欖種植面積已超過3000畝,幼苗成活率達到90%以上,長勢良好,且有少量油橄欖掛果,預計2019年始可逐步給農戶帶來經濟效益。全村390戶村民以戶均3畝的規模種植花椒,種植總面積達到1150畝。2018年,花椒樹掛果平均畝產300市斤,農戶年均花椒收入大幅提高。除種植業外,鎮政府為每家建檔立卡戶發放了能繁母豬、架子豬、土雞苗、種羊等家畜,有效支撐了建檔戶種植養殖業發展。對勞動力不足的家庭,采取了母豬代養的措施,建立起建檔戶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產業基礎。奉聯全村106戶建檔立卡戶與麗江波羅韋奔生態農莊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玉龍縣奉科鎮奉公軟籽石榴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了“農戶+企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具有很高的創新性和極大的發展潛力。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及市場銷售渠道,實行建檔立卡人員優先雇用制度并保證優先收購農戶產品,農戶按合同規定定時定量向公司交售優質產品,帶動農戶從事專業生產,將生產、銷售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經營。奉公合作社的成立對奉聯村軟籽石榴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彌補了農戶分散不集中、種植規模小的現狀,提升了建檔戶脫貧質量及產業鞏固水平,是奉聯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柱。
奉聯全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程。在道路硬化方面:奉聯10個村民小組已全部串通硬化路,危險路段已有防護措施及警示標志;在通動力電方面:全村已通10千伏以上動力電,10個村民小組均通380伏動力電;在通廣播電視方面:全村已接通網絡電視或戶戶通,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在通寬帶網絡方面:村委會、奉聯完小、村衛生室均已開通中國電信光纖網絡,10個村民小組實現中國移動網絡信號全覆蓋;在飲食保障方面:十個村民小組每日人均供水量不少于20升,人均取水半徑不超過1000米且水質符合安全標準;在衛生室建設方面:村衛生室面積達60㎡,診斷室、治療室、藥房三室分設,設有床位三張,配有鄉村醫生1人;在公共活動場所方面:建設完成1個行政村級活動場所,10個自然村已完成5個公共活動場所建設,其余規劃在建中,全村主干道太陽能路燈已實現全覆蓋。在村公共建設進行的同時,每一項在建項目都有村務監督委員會及鎮紀委的實時監督,并及在村務公開欄向全體村民公示,確保工程公開透明化。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奉聯在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實現了全面的提升與發展,走出了一條屬于奉聯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貧困發生率從30.74%下降到2%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這是奉聯村新的發展機遇。在下一階段,奉聯將以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思想為指導,將總書記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生態宜居鄉村落實到實處,開啟奉聯村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作者簡介:白靜 (1989.04-),男,納西族,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