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月21日報道,原題:中國承諾不會為在治污戰爭中表現不佳者留有余地中國生態環境部官員周一表示,為懲處那些未能完成地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官員,中國正要求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問責辦法。
為逆轉迅猛經濟增長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中國發動治污戰爭,如今已進入第五年。去年中國338個城市空氣中的PM2.5濃度平均下降9.3%。但在華北的京津冀關鍵控制區域,去年第四季度PM2.5濃度上升至73微克/立方米,是官方標準的兩倍多。這引發人們重新擔心一些地方政府對污染者視而不見。上季度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所在的河南省將PM2.5濃度上升歸咎于“不利天氣條件”。
在中國生態環境部周一舉行的2019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決不允許地方官員以氣象條件作為逃避懲罰的借口。同樣,也不能將經濟條件當成借口。對那些完不成目標的官員,必將問責,包括公開約談等,地方政府將需要提出具體懲罰措施。
該部反復告誡,經濟放緩已為中國防治霧霾的努力帶來新挑戰。盡管中國將盡力對污染采取更微妙措施,但劉表示在懲治違犯規定者方面不會有任何寬松。中國甚至將實施更嚴格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標準,并承諾采取更多行動整頓北方的煤炭消耗。既然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那就軍中無戲言,言必信,行必果,完不成任務必將問責。(作者大衛·斯坦德等)
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空氣質量改善但臭氧濃度上升如今,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常見,與以前那些曾導致高速路關閉和飛機停飛的日子形成鮮明對照。這種驚人變化來自中國的治污戰爭。
但一項新研究顯示,盡管中國PM2.5濃度大幅下降,但地面臭氧濃度飆升。臭氧已被列為中國空氣質量指數的6種污染物之一?!?/p>
(作者DansonCheong,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