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軍
摘 要:本次論文的研究以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為對象,探討如何打造更加高效的課堂。本文首先認為,需要通過興趣來構建自主學習課堂,其次,本文也提出了相應的課堂教學策略,建議采取激勵策略和掌握授課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體育;初中;興趣;自主學習
在實際的一見教師崗位當中,工作多年以后,發現許多教師并不重視體育這門學科,尤其是在學生進入到初中學習階段以后,教師普遍認為,學生們未來的中考和高考才是關乎學生一生發展的重要大事,而體育這門學科只可以作為學生日常休閑娛樂的一項學科,當深入到高三階段以后,很多學校都會約定俗成地將體育這門學科的課堂時間讓渡給其他任課老師。在這種傳統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之下,體育教師不會對體育課堂的高效構建可能提出更多的建議,反而是會以更加消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次的課堂活動時間,這對于學生的體質掌握和身體素質提升都是十分不利的。
一、通過興趣來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只有將興趣作為每一名學生學習的驅動力,才能夠真正的構建自主學習課堂,在目前的初中體育課堂當中,教師所選取的任何教學內容和體育運動項目都必須符合初中生的喜好,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熱情。而無論是理論性的知識傳授,還是實踐性的體育運動活動,都需要考慮一種更加多種多樣的方式傳達出來,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能夠更加積極地去傾聽老師的講課內容和觀看示范情況。
筆者認為,如果想要將興趣作為驅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的話,那么首先就需要通過情景導入法,對于一堂成功的初中體育課來說,只有保證了一開始的成功,才可以保證后續的成功所以,教師要在前期備課階段就著重考慮到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課堂知識導入,筆者建議,可以采取情境創設的方式。無論是創設一些生活情境還是游戲情境,都可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使得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認真的傾聽教師的講解,對這堂課的學習內容和即將開展的體育運動活動充滿興趣。
除此之外,還需要根據本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在分組的時候,應當著重考慮學生們之間的日常人際關系,使得關系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分在一組。同時,在選取小組組長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盡可能地鼓勵本小組內的成員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選出,而避免教師通過學生成績來進行委派。在體育運動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們在本小組內充分的發揮作用,積極的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去,而此時教師所擔任的作用,絕對不是往常體育課堂當中的權威地位,而是需要擔任起引導者的角色,面對學生們可能遇到的重難點問題,要提前的進行溝通和事業,需要細致的去觀察每一小組的活動開展情況,當小組內成員發生了一些問題的時候,應當給予適當的指導。
二、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策略
有很多體育老師認為,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只需要讓學生觀看教師的體育運動示范,然后讓學生一遍一遍的進行模仿和重復,就可以達到教學目標了,但是這種教學活動是傳統的,同樣也是落后的,更是低效能的,對于每一名學生來說,如果僅僅是復制教師的活動,是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所以筆者認為,在日常的初中體育課堂當中,教師應當著重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這樣才可以打造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
(一)激勵策略。這種策略指的是通過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心的需求,尋找到可以刺激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運動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中體育課堂當中來。目前,初中體育教師應當意識到,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之余獲得全方面的發展,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課堂當中,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逼迫來進行體育運動的話,顯然是難以達到這一目標的。所以在課堂當中,教師應當著重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內在動機,可以通過布置一些競賽內容,使得學生在這種比賽的氛圍當中產生強烈的好勝心,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二)掌握授課的方式方法
往常的體育課堂總是通過教師一遍一遍的重復肢體動作的要點和站在操場當中進行示范來完成講解的,這種授課方式比較呆板,無法引發學生們的興趣。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們好玩好動的身心需求,應當在授課過程當中融入更多的游戲活動,也可以在一些重難點肢體動作的分解當中采取多媒體信息設備和flash動畫功能。
結束語:總的來說,在現階段的初中體育課堂當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落后的教育思想方法,而是采取更加先進的教育策略,無論是通過情景導入法來引發學生們的高度注意力,還是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策略,使得學生們能夠自主學習,這些都不失為打造高效體育課堂的有效策略,筆者相信,在未來的初中體育課堂當中,體育課程將肩負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職能。
[參考文獻]
[1]葛慶龍.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216.
[2]趙宗浩.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2-13.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武陽鎮木林中學,甘肅 定西 ??7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