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劍
(內江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四川 內江 641112)
所謂聲樂作品演唱,主要是通過演唱者的聲音向聽眾傳達思想,抒發創造者和演唱者的情感,這是一種高效的音樂表達形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個過程是演唱者傳達創作者思想情感的過程,也是演唱者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對聲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審美想象、情感表達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提高聲樂作品的演唱質量和技巧,增強音樂感染力。演唱者只有具備審美想象,才能將樂曲與語高進行有效的結合,營造出良好、深邃的意境和藝術氛圍,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創新創作,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演唱風格。演唱者進行全面的情感表達,才能將聲樂作品的內涵完全展示給聽眾,演唱者的音色、音調、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等無一不體現出了聲樂作品的魅力。因此,為了充分展示出聲樂作品的藝術魅力,以聲樂傳達情感,與聽眾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和溝通,加強演唱者的審美想象和情感表達是十分重要的。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聲樂作品的演唱是立足于審美想象的,只有演唱者具備高素質的審美想象才能將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外界因素還是心理因素,或多或少對聲樂作品的演唱產生影響。具體而言,演唱者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等會影響演唱者的感官體驗以及對作品的感悟,而演唱者的心理變化對直接通過其想象的延伸。事物的表象是演唱者想象的基礎,而表象主要體現在演唱者自身的形體上。立足于表象才能充分調動演唱者的想象力,結合演唱者的審美能力,共同構成審美想象。聲樂作品的演唱究其本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聲樂作品創作者賦予了其身后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給人們以美的享受,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形象?;诖耍瑸榱顺浞终故境雎晿纷髌返镊攘?,感染聽眾,提升演唱效果,實現作品情感的升華,聲樂作品演唱者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想象能力,強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保障表象的正確性,從而確保聲樂作品演唱的高效開展,提升審美想象的有效性。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演唱者所看到的表象與產生的想象之間是具有密切聯系的,作品的創作及審美想象都必須立足于表象,對作品的審美想象則是對演唱者心理上的一種挑戰和考驗,一旦開始表演,演唱者的精力必須高度集中,確保記憶中聲樂作品的準確性和自身演唱的持久性,在此基礎上進行審美想象,這樣表現出的作品才是生動形象的,能夠感染人心的。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演唱者要對聲樂作品進行審美想象主要依靠演唱者自身的思維方式,由思維對其行為、表象等等進行理解和引導,聲樂作品所展示出的藝術形式是虛擬的,不管是演唱者還是聽眾都需要運用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去構思,去感受和體會,基于此我們可以看出,審美想象和思維能力是聲樂作品演唱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立足于審美想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感知聲樂作品。在實際演唱過程中,審美想象是一切聲樂作品演唱的基礎和前提,而思維是審美想象的有效引導和先決條件。演唱者必須先根據表象,反饋給大腦,再由思維將表象進行有效的轉化,形成審美想象,再由審美想象營造出相應的藝術環境和藝術氛圍,這樣的藝術情景又反作用于演唱者,提高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認知理解,豐富演唱者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提高其演唱水平和質量。由此可以看出,審美想象對聲樂作品的高質量演唱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也是演唱者感悟作品的基礎,同時其與情感表達也有一定的關系。聲樂作品的演唱者必須具備極高的音樂審美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聲樂作品的演唱意境。但是在實際演唱過程中,不同的演唱者對于同一聲樂作品的認知和感悟是不同的,其思維模式和審美想象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傳達聲樂作品情感的同時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聲樂作品對于演唱者的個人修養及藝術內涵都有著特殊的要求。
通常在對聲樂作品進行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都會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即在原有作品的情感基礎上進行再次處理,適當增加一些自己的體驗和情感表達,使得整個演唱過程更為豐滿。演唱者在進行二次創作時必須對聲樂作品進行深入理解,了解創作的背景和當時的環境,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上去把握聲樂作品的內在情感及傳達出的價值觀念,明確其中的審美情趣,按照相關的要求和標準進行有效的二次創作。演唱者在對二次創作的作品進行演唱時,必須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處,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演唱者的審美想象和審美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摻入了演唱者的個人情感體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演唱過程生動形象,富有美感,深入感染聽眾。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演唱者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想象與自身的個性特征有著直接的關系,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個性特征和心理變化逐漸影響演唱者的實際審美想象。
聲樂作品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都體現出了創作者的情感和想要表達的主題,主要通過演唱者的歌聲及旋律的把握對創作者的情感進行抒發和表達。要充分表達出創作者的情感,使得整個演唱過程更富有感染力,傳達出審美思想,相關演唱者應當加強對聲樂作品內涵的感悟和理解。深入創作年代和社會背景,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等等,將作品進行要素的分析。例如,在演唱《七子之歌》時,演唱者應當對作詞、作曲的作者年代背景,社會閱歷、生平所悟已經創作的基本背景進行了解和掌握,分析歌詞和樂曲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將自己融入角色中,這樣才能在演唱中充分表達情感。
聲樂作品要充分傳達出創作者的情感,帶給聽眾以美的享受,相關演唱者應當立足于作品的主要內容,對作品的情感特征進行深刻的掌握。不同的聲樂作品傳達的情感是不同的,其內容和主題也有一定的差異,演唱者必須對聲樂作品的內涵和外部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有的聲樂作品熱情奔放、有的凄涼悲壯、有的雄偉壯麗。比如,描述校園生活的作品其基調是歡快輕松的,描述祖國壯麗河山的則是贊美深情,描述英雄人物和事記的是崇敬真誠的,而描述社會中不良情況、批判社會現實的作品在情感的體驗上則集中于悲憤深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演唱者應當對聲樂作品的歌詞進行分析,明確歌曲中的基礎情感基調,將其藝術化和科學化,準確把握情感體驗,才能在演唱中科學合理地選擇表達方式和表演技巧,透徹地傳遞出喜怒哀樂等等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將歌曲的情感細膩化的表現出來,整個表演過程流暢。例如,在進行《在銀色月光下》這一聲樂作品的演唱時,其作品的主旨在于對愛情的執著和深情,對心愛之人的向往和愛戀,整個過程是十分輕松的,富有節奏感;而《黃河怨》這一作品則是主要表現創作者的悲憤、哀怨,整個演唱過程則是低沉的。
在聲樂作品的演唱過程中,音色是十分重要的構成因素,直接刺激著聽眾的感官系統,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對音色的巧妙運用能夠充分表達出作品的情感。音色的差異會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受,輕松愉悅的音色會使人放松、心曠神怡,悲傷的音色會催人淚下,雄渾的音色則讓人豪情滿志?;诖耍莩卟粌H僅應當要有出色的聲音,還應當對自身的音色表達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對聲樂作品中的強音、弱音、高亢、舒緩等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將自己的演唱特征與聲樂作品的情感進行有效的融合。
綜上所述,演唱者應當明確表象與想象之間的聯系,正確運用思維能力,對作品進行有效的二次創作,從而加強審美體驗,同時深化對作品內涵的感悟和理解,準確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巧妙地運用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