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郵報》1月22日文章,原題:美國的垃圾食品問題是如何進入中國的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餐廳,幾乎全城的百姓蜂擁而至爭相感受美國風味。當時,外國品牌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洋快餐代表高品質和現代化。考慮到當時中國人平均月工資只有100元,大多數人只在特殊場合才會光顧洋快餐店。過去30年,洋快餐門店在中國遍地開花。
但中國人的這種快餐愛情是要付出代價的。營養學家指出,快餐與中國糖尿病和其他非傳染性疾病高發密切相關。香港大學和牛津大學的聯合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肯德基門店附近的居民比其他地方的居民患糖尿病的概率更高。
國際知名醫學雜志《柳葉刀》曾刊發學者文章稱,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衛生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30.6%,肥胖率12%
最近,有跡象表明,中國消費者已經開始放棄垃圾食品。彭博社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餐行業年增長率預計僅為2%,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小值。“在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人們對更健康食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坐落于時尚購物中心內的有機咖啡館和果蔬賣場的數量不斷增加。”某倡導健康飲食的基金會負責人周柏芝(音)說道,“中國的素食主義者正越來越多。”▲
(作者夏洛特·米德赫斯特,胡建坤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