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全球知名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Refini?tiv近日發布數據,2018年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募集資金規模約為2000億美元,而中國以587億美元的明顯優勢奪得全球第一,Refinitiv的數據顯示,全球IPO規模同比增速為11%,而中國的速度則遠遠超出,達到35%,同期美國的增速只有3%。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稱,由于所處發展階段不同,中國企業相對更熱衷于IPO,而一些歐美企業出于企業控股權以及企業信息公開的選擇,對IPO持保守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22日引用Refini?tiv的統計稱,全球十大IPO中,來自中國的企業占據了半數,其中大型通信企業中國鐵塔的募資規模達到74億美元,為2018年全球最大IPO案例。手機生產企業小米的募資規模達到54億美元,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根據Refinitiv本月稍早前發布的數據,中國主導了2018年全球IPO市場活動,占據30.8%的市場份額。美國以16.5%的比例排名全球第二。日本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3.8%。
其中大部分中國企業境外IPO的地點選擇香港證券交易所,IPO募資規模為349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42.3%。大批內地企業的選擇,也使得香港證券交易所在2018年重新奪回交易所募資額第一的寶座。除此之外,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另一大熱門地點是美國,2018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共募資91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54.7%,為2014年來最高值。其中中企在納斯達克以及紐交所的IPO分別募資51億美元及40億美元。
董登新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龐大的IPO募資規模首先與中國IPO企業的數量多和體量大呈直接正相關。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政策環境對創新企業IPO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為中國以及境外證券市場提供了大量的上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