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主任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冀祥德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作2018年度工作報告。
2018年是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動地方志從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年,是全國地方志系統實現“兩全目標”的攻堅年、質量年。一年來,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廣大地方志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為總抓手,按照中指組的統一部署要求,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堅持政治立場,堅定信心目標,團結拼搏,攻堅克難,開拓奮進,圓滿完成了年度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推動全國地方志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一年來,全國地方志系統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掀起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潮。中指組及其辦公室帶領全國地方志系統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程中,不擺花架子,不唱高調,做到真學真用、活學活用。比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布局中,圍繞國家“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出地方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中,提出地方志圍繞黨和國家根本利益、經濟社會發展、以人民為中心開拓創新;在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中,大力實施依法治志;圍繞文化自信,提出方志文化自信等。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以理論中心組學習為重點,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修史修志、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論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謀劃地方志事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增強了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把黨建工作納入黨委(黨組)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檢查、同落實,進一步加強了全國地方志系統黨的建設。
第二輪修志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全國第二輪規劃志書年內出版361部,累計出版3009.5部,占規劃總數54.51%。其中,繼廣東省已經完成第二輪修志規劃任務后,安徽、山東第二輪修志基本完成,安徽、四川、寧夏、湖南、吉林、甘肅、天津、重慶、江蘇、河北、河南、湖北修志工作進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寧夏完成省級規劃志書出版任務,安徽完成市縣級規劃志書出版任務,湖北完成縣級規劃志書出版任務。部門志、行業志、專題志編修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年內出版部門志、行業志、專題志240多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扎實推進中國志書精品工程,中國精品志書《威海市志》出版發行并召開首發式,《天津市志·公安志》《贛州市志》入選中國志書精品工程。
2018年卷應編纂出版3220種,啟動編纂3067種,覆蓋率為95.25%。公開出版覆蓋率排在前3位的是山東、甘肅、海南。專業年鑒編修成果豐富。中指辦深入實施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精心打造中國精品年鑒。《山西年鑒(2017)》《南京年鑒(2017)》《遼源年鑒(2017)》《北京海淀年鑒(2017)》《海安年鑒(2017)》5部年鑒入選中國年鑒精品工程。中指組、中國地方志學會組織開展第五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鑒類)評審,年內通報表揚各類年鑒270部。
年初,中指組成立“兩全目標”督查小組,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實行季度通報制度,每季度末向省級人民政府辦公廳和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通報“兩全目標”工作進度。截至目前已通報 4次,對于推進“兩全目標”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江蘇、福建、山東、重慶、陜西、青海等省(市)分管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對推進“兩全目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建立“兩全目標”完成情況督查臺賬,實行督查銷號制度,對工作進度相對滯后的規劃志書、綜合年鑒進行全過程督查。天津、山西、江蘇、安徽、甘肅等省(市)把“兩全目標”納入政府績效目標考核。河北、寧夏克服“小馬拉大車”,機構級別低、人員少等困難,積極推進“兩全目標”。山西省政府連續兩次將志鑒“兩全目標”進展緩慢市縣、部門的修志工作納入“13710”督辦系統重點督辦。內蒙古成立6個“兩全目標”督查攻堅組,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和掛賬銷號制度。四川對“兩全目標”完成情況實行季通報制度。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地方志編纂“兩全目標”工作的通知》。
為助力全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中指辦持續實施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12月5-7日,在湖北孝感舉辦第三屆全國名鎮論壇暨第三批中國名鎮志叢書出版座談會,出版發行中國名鎮志叢書28部。12月24-26日,還將在云南德宏舉辦第二屆全國名村論壇暨第二批中國名村志叢書出版座談會,出版發行中國名村志叢書20部。江蘇、安徽、湖北、山東、廣東、重慶等省(市)參與中國名鎮志、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積極性高,志稿質量好。北京開展全市21部國家級傳統村落、23部市級傳統村落志書編纂。上海第一部社區(居住區)志《時光里的家園——上海市靜安區社區微志選輯》出版發行。江蘇印發《江蘇名鎮名村志評審驗收辦法》,規范評審驗收流程。截至目前,全國年內出版鄉鎮志、村志330多部。
截至目前,年內全國地方志系統整理出版舊志170多部。嘉靖《山西通志》,《河南歷代方志集成》,光緒《湖南通志點校》,乾隆《甘肅通志》,《寧夏珍稀方志叢刊》出版發行。《江蘇歷代方志全書》影印出版舊志141種、140冊。《山東省歷代方志集成》(濰坊、濟寧、臨沂卷)影印出版舊志101種、37冊。《廣西歷代方志集成》項目開展前期論證。福建與中國臺灣地區合作出版《閩臺歷代方志集成》,向臺灣世界宗教博物館、新北市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輔仁大學、佛光山大乘寺廟贈送福建歷代方志文獻2186種、3754冊,并在這 5個機構分別設立閩臺方志文獻中心。
年內,繼國家方志館一期工程“方志中國”展覽開展后,國家方志館二期工程“魅力中國”順利完成開展。與此同時,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國家方志館知青分館相繼在山東東營、黑龍江黑河開館。中指辦出臺《國家方志館分館建設管理工作規定》,規范國家方志館分館的報批及建設管理。國家方志館知青分館被確定為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自今年5月開館以來,參觀人數超過5.7萬人,社會反響良好。北京參與籌建西山方志書院。福建出臺《全省市、縣(區)方志館(書庫)建設指導意見(2017—2020)》,對全省方志館(書庫)的整體建設原則與建成時間、面積、設計布陳、管理運行等作出規定。江西省方志館被確定為該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成立全省方志館專家咨詢組,指導市縣兩級加強和推進方志館建設管理。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建成方志館601個。
中指辦召開依法治國與依法治志論壇——《地方志工作條例》頒行12周年座談會、第八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第十七屆史學理論研討會、紀念章學誠誕辰280周年座談會,舉辦“南岳衡山杯”首屆全國地方志系統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全國首屆方志學方向博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順利畢業。全國地方志系統首個培訓基地——寧德培訓基地在寧德師范學院掛牌成立。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等單位聯合主辦第八屆北京文史論壇——清北京學術研討會。上海地方志辦公室與復旦大學共建的“上海市地方志發展研究中心”簽約揭牌。上海市年鑒學會承辦2018上海年鑒國際學術論壇。第四屆皖冀方志理論研討會在安徽蚌埠召開。《方志之鄉文化浙江——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地方志系統論文成果選編》等成果出版發行。
一年來,中指組及其辦公室繼續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緊緊圍繞以黨和國家根本利益、經濟社會發展、以人民為中心開拓創新地方志工作,提出把地方志“用起來”,讓地方志“立起來”,叫地方志“活起來”,使地方志“熱起來”。一是地方志圍繞服務黨和國家根本利益開拓創新。中指辦指導編纂《中國南海志》《三沙市志》《八一鎮志》,其中《三沙市志》完成專家評審,《八一鎮志》完成出版;策劃實施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中國抗日戰爭志》項目,組織編纂《中國抗日戰爭志》及地方抗日戰爭志,組織召開中國地方抗日戰爭志工程研討會和中國抗日戰爭志編纂研討會。北京、河北、山西、安徽、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新疆等地的抗日戰爭志編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福建與中國臺灣地區有關機構聯合編纂《媽祖文化志》,以志為媒,進一步拉近兩岸同胞心靈距離,深化兩岸對命運共同體共識。二是地方志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開拓創新。海南編纂出版《特區足跡——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大事記》;陜西組織開展“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陜西故事”活動;黑龍江創辦《資政史志專送》,專送副省級以上領導,發揮地方志資政功能;廣東自然村落人文歷史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出版發行;河北《老保定叢書》(第一輯)出版發行,解讀保定歷史文化,講述保定故事。三是地方志圍繞以人民為中心開拓創新。中指辦繼續實施全國地方志“一體兩翼”工程,發布《中國地情報告(2018)》《中國方志發展報告(2018)》《中國年鑒發展報告(2018)》;與中央電視臺合作,以縣志為基礎,聯合拍攝《中國影像方志》,年內在中央電視臺累計播出112集,引起強烈反響;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中國影像志·名系列”,其中《中國影像志·名鎮名村系列》首批入選6個單位,已拍攝制作3集,年底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遼寧地方志文獻研究助力“經遠艦”考古發現。《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首批拍攝6集,在福建電視臺、海峽衛視播出。廣東舉行“多彩鄉村·情系故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湖北啟動編纂“湖北要覽叢書”,拍攝湖北方志形象宣傳片,社會反響熱烈。四川在“喜馬拉雅 FM”開通“方志四川”官方電臺,音頻節目《舌尖上的四川》已陸續上線播出。
年內,中指辦大力實施全國信息方志和數字方志建設工程,建成開通中國國情網;升級改造中國地情網,中國地情網二期上線;國家數字方志館建設項目通過中國社科院立項審批;“方志中國”微信矩陣正式上線;開發“兩全目標”在線統計系統,實時掌握規劃志書和綜合年鑒的工作進度。各地信息化建設精彩紛呈。天津地方志網站、廣東省情網改版上線,云南省情網正式開通。全國首個省級方志云項目——貴州省方志云項目正式立項。甘肅地方史志網上傳數字化志鑒609部、5億字,實現了全文檢索。新疆實施“互聯網+地方志”工程,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簽署三方云計算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展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智慧研發與應用。截至目前,全國地方志系統年內有數十個地情網站改版升級;新建數字方志館(數據庫)100多個;建設方志新媒體260多個。
中指辦應邀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國際圖聯第84屆世界圖書館與信息大會,并作為中國唯一代表作大會主旨演講。中指辦與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中指辦首次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舉辦學術講座,傳播中國方志文化,并與美國伯克利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等磋商建立中國地方志海外收藏研究中心。《中國名鎮志·楓涇鎮》《中國名鎮志·周莊鎮》英文版、《中國名村志·開弦弓村》英文版出版發行。《中國名鎮志·烏鎮志》入選國家“絲路書香出版工程”,將被翻譯成越南語版和泰語版,進入越南、泰國等“一帶一路”國家。《中國名鎮志·周莊鎮》(英文版)亮相世界遺產城市組織第三屆亞太區大會,為周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助力。
中指組及其辦公室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志法》(以下簡稱《史志法》)立法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舉行系列專家論證會、研討會,撰寫《史志法》立法建議稿,舉辦“依法治國與依法治志論壇”。各地出臺系列地方法規和規定制度,如《天津市地方志工作辦法》《江蘇省地方志工作條例》《廣東省地方志工作條例》。北京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兩級地方志工作保障的通知》,天津印發《天津市區級地方志書編修及審查驗收規定》,山西制定《地方綜合年鑒編纂出版規范》,吉林出臺《地方志系統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福建出臺《全省市、縣(區)方志館(書庫)建設指導意見(2017—2020)》,湖南印發《關于建設地情專家庫的意見》,四川印發《關于實施地方志工作質量提升行動的意見》《四川省市(州)地方志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兵團史志工作的實施意見》,地方志法治體系逐步完善,依法治志成果顯著。
全國地方志系統主動服務國家精準扶貧戰略,中指組出臺《關于全國地方志系統支援西藏、新疆地方志工作的意見》,深入實施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志鑒出版資助工程。截至目前,共有29部志書列入志書資助出版工程,46部年鑒列入年鑒資助出版工程,覆蓋貴州、甘肅、黑龍江、寧夏、內蒙古、云南等省(區)。中指辦抽調精干力量援助西藏編修革命紅色文化名鎮志——《八一鎮志》,在兵團黨校舉辦第一期援疆志鑒編纂業務培訓班。西藏印發《全區地方志援藏工作對接方案》,為全系統有序開展援藏工作做好準備。各對口支援單位積極行動,推進援藏援疆結對幫扶措施落地。北京在結對幫扶的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開展培訓調研,并捐贈10萬元史志編纂經費。浙江方志援藏工作組與西藏對口支援單位進行調研對接。浙江、山東舉辦的業務培訓班免費邀請對口支援單位派員參加。安徽召開援藏援疆修志編鑒工作座談會。湖北地方志系統到對口支援的新疆博爾塔拉州和兵團第五師雙河市進行對接。
2018年各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更離不開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廣大地方志工作者的銳意進取、團結協作、甘于奉獻和辛勤付出。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全國地方志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部分地區對完成“兩全目標”重要性認識不足,工作措施不夠得力;二是志鑒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地方志工作機構存在重數量、輕質量問題;三是有的地方志工作機構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開拓創新的能力不夠,地方志資政輔治作用發揮不夠;四是有的對正在進行的地方志工作機構體制改革患得患失,產生等待、觀望、埋怨消極情緒等。
同志們,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國地方志系統完成“兩全目標”的拼搏年、沖鋒年。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按照中指組的統一部署要求,明確目標,堅定信心,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堅決完成“兩全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