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平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重慶 401120)
膿毒血癥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有文獻報道稱,全球每年約有1 800萬人罹患膿毒血癥。此病的致死率高達30%以上[1-3]。重癥膿毒血癥是指膿毒血癥患者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灌注不良或低血壓。連續性血液凈化療法又叫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是臨床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手段。近年來,臨床上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進行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收治的65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對此病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收治的65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會分會與美國胸科醫師學會關于重癥膿毒血癥的診斷標準,均存在寒戰、發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癥狀。其中,排除合并有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將其中接受常規治療的32例患者設為常規組,將其中在接受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連續性血液凈化療法進行治療的33例患者設為血液凈化組。在常規組患者中,有男20例(占62.5%),女12例(占37.5%);其年齡為25~78歲,平均年齡為(56.17±3.58)歲。在血液凈化組患者中,有男20例(占60.61%),女13例(占39.39%);其年齡為26~79歲,平均年齡為(55.08±3.1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機械通氣、液體復蘇、營養支持、控制血糖和血壓及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血液凈化組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方法是:用北京博瑞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DX-10型血液凈化機對其進行治療。在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過程中,對無出血傾向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采用無肝素法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將置換液的流速設為2~3 L/h,將血液流速設為150~200 ml/min,每次治療的時間為8~10 h。每天治療1次,共治療7 d。
顯效:經治療,患者寒戰、發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癥狀基本消失,對其進行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顯示其各項指標均明顯改善。好轉:經治療,患者寒戰、發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癥狀明顯減輕,對其進行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顯示其各項指標均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寒戰、發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癥狀未減輕,對其進行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顯示其各項指標均未得到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并比較治療后6個月及12個月兩組患者的死亡率。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血液凈化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97%與81.25%,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后6個月,血液凈化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3.03%與21.88%,二者相比,P<0.05。治療后12個月,血液凈化組患者與常規組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6.06%與28.13%,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6個月及12個月兩組患者死亡率的比較[%(n)]
膿毒血癥是指化膿性細菌在侵入患者的血液后,通過血液流動在其機體內大量繁殖,進而引起患者的全身性惡性炎癥反應。此病患者可出現寒戰、發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癥狀[4]。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臨床上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主要是進行機械通氣、營養支持、液體復蘇及抗感染等治療。近年來,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血液凈化組患者在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這說明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可有效地清除其體內的代謝廢物、炎性介質及毒素,減輕其體內的炎癥反應,改善其內環境、血管張力和血流動力學指標[5]。另外,對此病患者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還可改善其肺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輕其肺水腫,進而可顯著改善其肺部的通氣功能。
綜上所述,在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液體復蘇及抗感染等常規治療的同時,對其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可顯著提高其療效,降低其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