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記者 蘇靜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商務部長、財政部長以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分別就中美經貿問題磋商發表評論,對外界釋放不同信息。盡管表態不同,但這三人都對兩國達成貿易協議持積極態度,并強調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下周訪美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全球商界及分析人士對中美貿易關系的發展高度關注,擔憂摩擦升級導致更嚴重的經濟放緩。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4日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稱,美國和中國都渴望結束貿易戰,“但結果將取決于北京是否會深化經濟改革并進一步開放市場”。羅斯表示,他預計下周劉鶴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舉行會面后,談判代表們將就磋商進展發表聲明。
“更難的問題是那些涉及結構性改革,特別是知識產權的問題。”羅斯對彭博電視臺表示,并稱中國在技術價值鏈上正在上升,同時有興趣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他還說:“平等的市場準入是另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強制技術轉讓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羅斯稱,談判代表目前正在“更容易”的問題上取得進展。
在當天早些時候,羅斯接受美國CNBC采訪時稱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距離解決分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貿易非常復雜。有很多很多問題,不僅僅是涉及多少大豆和天然氣”。
羅斯稱,下周一個非常大的代表團將赴美進行磋商,美方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他表示:“我相信,中國愿意達成協議。我相信我們也想達成交易。但這必須是一項對雙方都有效的協議。”羅斯表示,目前美中已舉行多天會議,雙方將根據下周的談判結果決定下一步做什么。
同一天,美國財長姆努欽在一場美國市長會議上發表講話后對記者表示,他認為美中兩國的貿易磋商“取得了很大進展”。姆努欽沒有對記者詳細說明他看到進展的領域,但表示期待下周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進行討論。“美國之音”網站引述姆努欽的話稱:“匯率一直是美中討論的一部分,它是清單上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也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所以它將繼續在這個清單上。”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也在對外釋放信號。他24日對福克斯新聞網表示,“我認為同劉鶴的會談將是決定性的”。庫德洛稱:“會談所涉及的議題是廣泛的,會談將在高層繼續下去。但我們現在還沒有形成任何書面的東西,沒有合同,也沒有協議。”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因為有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政治決定,中美雙方達成協議的希望很大,但困難同樣很大。他表示,雙方都應做出努力,而美方則應更多地以合作而不是遏制的態度去談判,這樣雙方才有共同基礎。
隨著中美雙方此前設定的談判截止日期——3月1日不斷臨近,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事件進展。路透社25日公布本月對全球500多名分析師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同步放緩,如果中美貿易戰出現任何升級,都會導致更嚴重的放緩情況。路透社稱,盡管中美雙方在去年12月初達成了90天的“停火”協議,且特朗普稱與中國的談判進展順利,但圍繞貿易爭端的擔憂仍揮之不去。目前中美在一些對協議極為關鍵的結構性問題上意見仍然相距甚遠。
日本東芝首席執行官車谷暢昭25日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期間對彭博社表示,他非常擔心中美貿易戰,因為這不僅涉及貿易和技術,還被擴及國家安全領域。他說,如果美國尋求讓中國脫離全球供應鏈,這對全球商界和全球經濟來說將是非常糟糕的事情。車谷暢昭還表示,正密切關注形勢發展,相信中美都是全球經濟的負責任大國,能夠妥善解決它們的問題。▲
環球時報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