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來看,全方面發展的高端應用型人才極度缺乏,在這種形勢下,很大一部分高校仍舊是或偏向于技能培訓,或側重于學校的名利性,完全忽視了當初辦學的初心,從而導致現在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低下,難以為社會所用。根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耦合程度十分之高,因此,在“雙創”這個大背景下,進行二者的融合研究勢在必行。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業教育;融合研究
一、引言
眾所周知,大學生創業教育是近些年來高校的教育新理念,也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便也成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教育,那么必然離不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創業教育的首要前提和靈魂所在,于是高校理應將二者進行一個深入的,貫徹的融合與交流,以最終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標上相互融合
以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可知,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內容便是始終圍繞“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從各方面積極踐行并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出來的學生可以很快地適應社會發展,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中,以將大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教育目標與其思想政治教育不謀而合,高校創業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道德品質良好,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并且有著高度創新精神的人,種種因素都在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究其兩者的最終目標,證明二者在教育目標上是可以實現相互融合的。
(二)教育內容上相互貫通
相信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一定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涵蓋范圍之廣,教育內容之多,從高校大學生進入大學校門那刻起,就得全身心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內容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或是心理指導,或是道德教育,抑或是政治講座等等,無疑都是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服務。而大學生創業教育是新興的是面向未來的一種教育模式,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從學生步入社會之后,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有嚴謹的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狀態等等。由此看來,二者在大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三)教育方法上相互依托
多年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各個方面積攢經驗,終于總結出了屬于自己的一套發展教育模式,并且越發成熟,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開始開辦了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自此以后,高校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細化一些,便是人生觀,價值觀等等。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路徑研究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更新學生創新創業觀念
曾經有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大師說過:青少年時期的大學生正處于一個社會職業選擇的探索階段,勢必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不然易被社會中的外界因素所誤導,從此誤入歧途,一去不復返。而此時,各大高校需要做的便是搞好高校創業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以讓他們具備優秀的心態和正確的處事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但是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二者進行融合教育。首先,在融合教育過程中,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態度,引導他們積極創業;而后,進行周期性地社會人才市場需求演講,并從中做好創業政策的知識普及,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二)強化大學生軟硬技能培養,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大背景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就筆者理解,大學生要想在社會上取得成功,“軟技能”和“硬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所謂“軟技能”,便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而所謂“硬技能”,便是一個人擁有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以上都是需要在大學經過長期沉淀才有可能實現的。因此,作為為社會輸送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聚集之地,各大高校應該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聯合二者的力量才更可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品格
由于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心高氣傲,永遠不知道自己所面臨的處境有多艱險,好不容易走上工作崗位,卻各種嫌棄,心生不滿,于是就有了各種跳槽事件發生。此種情況說明大學生的職業素質低下,道德品質不高,嚴重影響就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現象表明,大學生在校期間,高校應該努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向大學生職業道德方面,更應該事無巨細向大學生講明其中的利害關系。首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思政工作者應該進行一對一了解,統籌規劃一下與學生相適應的創業行為,并為其培養出良好的創業品格;其次,可以在離校之前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學習與交流,感受一下濃郁的社會氛圍,以為將來進入社會提前做準備,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四、結束語
在如今的時代發展過程中,要求更多的像創業者一樣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流向社會,這無疑就擴大了高校的人才培養需求。為此,各大高校應努力找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點,想方設法將二者進行完美融合,并不斷探究新方法,新模式,以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占仁,吳曉慶.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貢獻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33-37.
[2]張向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04):84-87.
[3]龐芳.關于大學生創業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思考[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04):109-112.
[4]朱偃.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創業就業過程中的作用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15(04):66-69.
[5]商光美.創業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75-77.
作者簡介
田姍(1983—),女,河北安國人,碩士,講師,工作單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