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志鵬 師路路
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是推動航空物流業快速發展,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對物流專業人才特別是航空物流特色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截止目前,我國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已為社會上培養了大批量的物流專業人才。但是大物流背景下培養的人才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與企業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這就需要我們對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思考,如何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有特色的物流專業應用型人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據統計,河南省本科院校中,有近16所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其中最早開設物流專業的有河南工業大學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在這16所本科院校中,大部分院校開設的物流專業并沒有進行專業方向的細分,培養的也大多是大物流管理專業背景下的人才。
安陽工學院是一所應用型的本科院校,在2015年開設了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這個專業,在大物流的背景下,突顯航空物流特色。設置航空物流方向,旨在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能夠面向生產、經營、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然而在實際培養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航空物流特色并不突出,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各項技能并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度等等。
大部分的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多是在參考其他院校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成不變的培養方案,過于生搬硬套,人才培養方案偏向大物流,并沒有進行專業方向的細分,這就導致了培養方案的定位不清晰。再有就是并沒有很好地結合本校和本地區的情況進行制定,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更應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大多數院校在培養方案中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以鄭州航空港為例,河南省內開設有物流專業的院校,應考慮到鄭州航空港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和所需人才的情況,進行航空物流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
合格的航空物流人才,一定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作為支撐,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四年的課程內容尤為重要。大多數情況下,課程一般分為公共課(必修、選修)和專業課(必修、選修),其中穿插有教學實踐環節,但專業課多以傳統的倉儲運輸為主,且專業課的教材過于陳舊。課程內容的安排雖然也有實踐環節,但大多數都集中在校內,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
校企合作模式是現在高校積極探索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實現對人才的訂單式培養,但在實際的合作過程中,由于企業和學校性質的不同,造成企業合作的積極性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校企合作的脫節現象。
現階段航空物流專業教師匱乏,大多數物流專業教師是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教學,缺乏企業經驗,教學思路并不開闊。雖然現在高校都在積極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做雙師雙能型教師,但在實際中,很少有老師能過長期深入企業進行學習。
為了培養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安陽工學院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進行了專業方向的細分,設置了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突顯航空特色。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也可以邀請物流企業的專家,根據企業的要求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實施訂單式的培養。或是邀請航空物流方面的權威專家,依據現價段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學校的要求來定位人才培養方案。
打破傳統的大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不求大求全,但求精。在安陽工學院,為了凸顯航空物流特色,開設了航空運營管理、國際航空貨運代理、集裝箱與國際多式聯運等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安陽工學院開設了空港智能倉儲實訓室和3D物流仿真實驗中心,通過實訓,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物流企業的操作流程。為了更好地配合教學,配備了倉儲管理、國際物流單證、運輸管理、集裝箱與國際多式聯運等實驗教學軟件,更進一步貼近了企業的要求。
借助于物流行業協會和物流專家建設委員會搭建合作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雙方共贏。學校可以邀請物流企業的專家來作報告,也可以組織學生和教師定期去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安陽工學院為了更好地促進校企合作,對物流管理專業航空物流方向實施了3+1模式,前三年在校理論,最后一年實習實踐,學校集中安排實習地點,將所學理論知識及時有效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針對目前航空物流專業教師匱乏的情況,一方面學校應放寬政策,鼓勵教師走進企業,了解一線企業真實發展情況,作為案例應用到教學中,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聘用企業的航空物流專家來學校進行授課,擴充兼職教師資源庫。航空物流專業教師本身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渠道,獲取行業發展的最新資訊,加強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航空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講,人才培養方案定位要清晰,課程設置要合理,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加大對教師的培訓,以此來提升航空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滿足快速發展的航空物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