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趙悅 王丹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國家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旅游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和“朝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迎來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時期。旅游企業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主體,逐漸成長為國民經濟中的生力軍,在增加就業、改善環境、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及自貿區建設等戰略的持續推進,我們的國家將進入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各種規模的旅游企業也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科學發展和規模增長的現實需求下,財政金融支持是旅游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要實施更加有效的籌資策略,充分利用國家金融、民間資本和企業本身等多方面的資源,來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的資本支撐。
近年來我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旅游市場規模不斷刷新紀錄。2018年我國旅游總收入達到5.97萬億元,旅游產業對GDP貢獻率超過11%,這一數據的背后是成千上萬家旅游企業的共同努力。隨著旅游企業的規模增長,業務范圍擴大,必須要籌集足夠的資金來保證旅游項目和服務正常運營。旅游企業的籌資方式包括銀行借貸、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或債券、民間借貸等。旅游企業需要根據資金需求、籌資成本、籌資難度、項目或服務周期等來選擇合理的籌資渠道,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總體來說,旅游企業籌資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重點項目的籌資渠道較為通暢,《2018年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發布并評選出 “2018年中國旅游集團20強名單”。這些規模較大的旅游企業利用自身的良好資源,簽約重點旅游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數量眾多,投資金額也大幅度提高。重點項目主要以和政府合作為主,并在政府主導下向外界招商引資,相對其他中小型旅游企業,籌資渠道和籌資環境均相對較好。
第二,中小型旅游企業的籌資風險更大。中小型企業的籌資渠道狹窄,籌資成本高,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旅游企業也不例外。但與其他企業相比,旅游項目的開發本身具有資金方面的特殊性,景區旅游項目開發成本高,投資回報的周期長,一般需要3~5年的建設及培育期,這對企業的籌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型旅游企業在自身資金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尋求低價的籌資渠道,而借助于民間貸款的資金使用成本很高。一旦籌資結構或者現金流量平衡沒有掌握好,就會導致負債越來越多,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生存。
第三,社會化籌資平臺和籌資方式逐漸形成。旅游業在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中的良好作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尤其是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當地的政府部門和旅游部門積極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到旅游項目發展。各個旅游城市舉辦的旅博會、旅游推介會等,都會鼓勵旅游企業吸納各地社會資金,打造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的旅游項目。
正如上文所說,旅游項目的開發周期長,資金需求大,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對于不同規模的旅游企業來說,要對某一旅游項目進行開發,或者要保證某一種新的旅游服務產品正常運營,單憑企業的自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通過籌資來獲得充足的資金。政府提供的籌資方式和銀行提供的籌資方式,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不夠完善,很多旅游企業的籌資選擇以自有資金、民間資金、直接吸收投資為主,很少與資本市場結合,更加缺少其他間接籌資方式。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來籌集資金,不僅資金量獲得有限,且資金使用成本高。
企業的籌資能力對于自身規模的增大和業績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開始的較晚,資本市場發展不夠成熟,缺乏有效的市場運行機制,這些也影響到旅游企業籌資的市場化運作效果。就目前來說,旅游企業的籌資模式還在不斷探索新的方向,尤其是較大規模的旅游項目籌資,仍然以政府投入和企業自籌為主。社會資本、閑散資本、海外資本進入旅游企業的市場化運作較為困難。金融體系不完善,投資市場化運作渠道不夠通暢快捷,使得旅游企業的籌資面臨重重困難。
目前我國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如四川、云南、福建等地區,為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紛紛創新方式建設線上線下的旅游投融資平臺。這些平臺基本以利用本地的旅游資源為前提,通過本土市場營銷、境外營銷、“一帶一路”精準對接國家營銷等方式,推動旅游企業最大限度開發旅游資源并占領盡可能多的市場份額。但由于旅游產業投融資平臺建設尚處在初期階段,服務的門檻較高,對于知名旅游企業服務的項目和內容關注較多,眾多中小型旅游企業的籌資困境很難通過此類籌資平臺來解決。比如,四川旅游產業基金的總規模達到30億元人民幣,重點針對大型金融機構、旅游及相關行業的大型綜合類集團。這些現實狀況在一定程度顯示出籌資平臺建設的滯后,影響到數量眾多的中小型旅游企業協調均衡發展。
對于旅游企業來說,籌資管理包括外部機制和內部機制兩個方面。第一,從外部管理機制來說,旅游產業發展還處于探索前進的時期,籌資管理欠缺配套的保障制度和服務體系,造成盲目籌資、籌資法律糾紛等較多問題。外部投資者疑慮重重,擔心項目的正常推進,擔心合作領域和合作方式的法律保障,擔心投入收益無法達到預期,這些都增大了旅游企業籌資的難度。第二,從內部管理機制來說,很多旅游企業受政策影響,盲目參與規模擴張的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欠缺科學評估、合理操作和良好運營,導致潛在風險巨大,無法進入“籌資—投資一還款”的良性循環,造成資金的極大浪費。還有一些企業,籌資管理水平較低,忽視企業財務風險。如洛陽萬山湖旅游,在開發周期長、資金要求高的龍潭大峽谷時,自有資金不足,民間借貸比例偏高,忽視籌資機構和現金流平衡,導致項目開發失敗宣告破產。因此,旅游企業的籌資管理機制目前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檢驗。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我國的旅游資源將進一步得到開發,旅游景點、旅游城市、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開發等,為旅游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大的成長空間。較為單一的融資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迅速壯大的現實需求,必須創新多元化的籌資方式,來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包括時刻關注財政貼息政策,減輕自身的銀行貸款利息壓力;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爭取通過金融機構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發展自身實力努力實現上市,發行股票和債券籌集資金;引入海外資金,創新合作模式投入項目建設等,通過這些多元化的籌資方式,來推動自身的規模增大。
由于絕大部分的旅游資源帶有公共產品屬性,且在開發和運營過程中需要政府規劃政策、城市發展布局、官方宣傳等支持,所以旅游企業不可忽視政府的引導作用。再加上旅游企業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系,直接影響到其資金使用成本和企業價值的衡量。因此,旅游企業的籌資活動,需要重視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在籌資風險和籌資成本之間進行比較,形成比較理想的資本結構,實現價值最大化。一方面,旅游企業要加強與政府溝通,充分理解項目所在地區的宏觀規劃、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市場營銷、資金支持等要素;另一方面,旅游企業要堅持市場化運作手段,通過民間資金、海外資金、發行股票和債券等方式,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旅游企業應加強上下鏈企業的合作,組建旅游投資公司,構建線上線下的籌資平臺建設,以政府旅游發展布局規劃為中心,對有可行性的旅游資金進行開發。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旅游投資大會、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等方式,擴大籌資渠道,加強資本運作,提高核心資源的投資開發能力。并時刻關注行業內的并購重組等方式,進一步降低籌資難度,提升自身發展規模。
PPP模式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財政投融資模式,采用PPP模式進行籌資的實踐在我國旅游企業中已進入普及階段,就目前的操作效果來看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青海、云南等地旅游企業的成功經驗為眾多旅游企業提供了借鑒。在PPP模式中,政府加大參與深度和資金扶持力度,支持旅游企業的籌資建設與運營,同時政府與銀行及金融機構簽訂協議,要求對方向旅游企業提供貸款或其他金融服務。在這一模式下,旅游企業可以獲得低成本的資金,籌資的難度降低,且資金管理的約束力也會更強。
對于旅游企業而言在現有的外部條件約束下,需要在內部建立先進完善的籌資管理機制,來保證籌資之后的資金、質量與效率盡可能實現最優化的管理。第一,要加強自有資金的充實度,積極參與到旅游項目的招標和籌資活動之中。資金實力較強的旅游企業,可以考慮充分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廣開籌資渠道,在資金鏈暢通的情況下進行項目投資。第二,要樹立一定的風險意識,籌資手段能夠給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也會存在潛在的風險,處理不當會造成不利影響。旅游企業要權衡資本成本和財務風險的關系,在對旅游產品開發中,做好項目評估、財務規劃,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量力而行,從而確定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控制財務風險,通過完善的籌資管理機制,在競爭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籌資方式科學合理,不僅可避免企業的資金斷裂風險,還可以利用財務杠桿來提高企業的價值。旅游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要求旅游企業在籌資活動中不但要實施多元化的籌資方式,還要對資金進行有效管理,對籌資風險進行規范控制。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旅游企業針對目前的籌資困境,必須積極創新多元化的籌資方式,注重資本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探索籌資平臺建設與PPP模式,進一步完善籌資管理機制,來獲取發展的資金支撐,實現規模增大和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