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高碩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世界各國越來越看重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人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而要想保障人才資源穩定輸出,發展教育事業是不可忽視的,并且對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水平存在積極的作用。在推動國家教育事業前進的途中,圖書館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作為學生查找學習資料和自習的重要場所,圖書館是國內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圖書館的學科化服務是國內高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重點內容,發展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是發展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方法,對提供學生知識水平起到積極的影響,極大的推動了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學科化服務;高校圖書館;創新
1 學科化服務概述
1.1 學科化服務定義
學科化服務的定義為利用有關的高校物資及網絡信息資源,滿足讀者的使用需要,找出最快解決讀者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為讀者提供更優質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是目前高等學校圖書館主要服務方向。對不同學科、專業等進行分類,按學科組成相關的單元,圖書館要收集、采用這些學科有關資料,整理學科單元信息,為圖書館用戶提供現代化的信息服務。
學科化服務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化圖書館服務,促使圖書館用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能及時獲得學科信息資源,使圖書館服務專業化,提升其整體競爭力。圖書館通過發展和應用學科服務化,提升該高校的專業學科水平,并且符合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滿足了未來高校圖書館改革的必然要求。
1.2 學科化服務的特點
當代高校圖書館的提供的學科化服務具有知識性、學術性和研究性的主要特點,在這種服務模式下,三種特點相互促進、彼此聯系。知識性是基于學術性和研究性之上,提高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學術性是在滿足研究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讀者的信息處理收集能力,促進高校專業學科建設;研究性主要服務于大部分讀者,滿足其學科研究的信息資源需求。
2 學科化服務的模式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的圖書館都主動采用了學科化的服務模式,然而每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并不相同,因此學科化的服務模式也有所不同,根據其差異性進行系統的分析,可以將學科化服務模式分成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種是學科館員模式,這種學科化服務模式是將主要對象定為學科,讓圖書館的服務人員學習學科化服務,提高他們的學科專業性,這樣圖書館服務人員可以為其讀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更優質的信息服務,這種學科化服務模式是當前高校圖書館使用的主要模式。學科館員模式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外國相關研究者提出,在接下來的四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各大高校圖書館應用中不斷實踐加強,利用學科館員的模式,與高校師生相互關聯,為他們提供更健全的學科化服務。
第二種是學科信息化門戶模式,這種模式將圖書館學科化服務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相結合,在圖書館內部設立開放式信息服務的平臺,讀者可以在平臺內對想了解的學科進行知識檢索,高校學生利用此平臺自主學習時可以充分檢索出自己想知道的內容,收集信更加便捷高效,同時節約了圖書館的人力資源。
3 創新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意義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教育事業為了持續穩定的輸出人才,必須重點關注高等學校的教育情況,因而對高校圖書館的學科化服務進行創新極其重要,具有無法忽視的重要意義。創新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目的在于讓更多高校師生積極加入學習,在圖書館中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及時滿足各讀者的實際使用需求,針對學生的所學提供專業化信息,提高知識素養以及更適應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因此,時代變化中要想跟上潮流變化,國內高校必須摒棄以前傳統的不科學的辦學觀念,隨時更新先進的辦學觀念,如此一來,高校圖書館方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需要,圖書館的讀者也能受益匪淺。
4 實現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的途徑
4.1 建立與學科分類相關的信息資源管理體系
高等學校在實際應用學科化服務的過程當中,將信息資源按學科和專業的不同分類整理出來,搭建各個學科的學科單元,與此同時可以搭建一個平臺將信息資源與學科單元相連接,積極的發揮學科化服務的作用。緊密結合高校內部重點專業與圖書館內部學科單元,增強針對高校重點專業相關信息資源的體系的搭建。因此,首先必須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信息資源體系搭建方案,明確其學科的信息資源質量的最低限值;然后應該將高校內部重點學科信息資源優勢匯集起來,形成學科優勢,建設一個具有高校特色化的信息資源數據庫;最后,擴展互聯網技術在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應用方式,提供一個信息資源更廣使用更便捷的平臺為廣大學子服務。
4.2 建立學科化與個性化服務的整合模式
在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探究時,必須遵循以讀者為基礎的基本原則,為滿足讀者的需要構建一個學科化與個性化集合的特色服務。不同讀者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獲得需要的信息資源,并且根據讀者的不同特征整理信息資源,構造一個具有個性化的信息采集氛圍。通過上述兩種方法,能夠將學科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有效結合,提升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現代化水平,跟上現階段信息化知識管理方式,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學科化服務模式。
4.3 建立以學科館員為基礎的服務保障制度
學科館員模式是創新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主要方法之一,滿足了大部分讀者的學科化使用需要,與此同時對學科資源、信息資源與其他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圖書館服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只簡單的通過公共信息資源服務于讀者,應該根據讀者研究學科的方向,最大限度的認識和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平時工作空閑時積極參與科研活動,不斷學科化服務相關知識充實自身,提高自身服務能力由此滿足讀者的咨詢需要。另外,圖書館學科化服務要求圖書館全體員都參與進來提供服務,所以,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科方面的專家,其他參與學科化服務管理的人員都需要學習其理論知識,為讀者享受更優質更專業的服務而努力。
5 總結
在建設發展我國高校教育過程中,學校圖書館作為提高學生知識素養的重要場所,為渴望擴展知識面的求學學子,提供一個自習和查詢學習資料的地方,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高質量的人才。在高校辦學建設過程中,高等學校與社會實踐發展逐漸關聯、增加兩者之間的聯系,在解決高等學校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后,高等學校開始著眼于建設學科化服務,創新學科化服務以致于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韓金,盛小平.基于網絡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調查分析—以“985工程”高校為例[J].圖書館,2013,09(01):66-68.
[2]麥淑平.基于知識構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以廣東藥學院圖書館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10(03):111-115.
[3]劉琳琳,洪躍.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發展實踐研究[J].圖書館界,2011(1):81-82.
[4]董藹瑩.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6):12-13.
[5]張春波.高校圖書館學科圖書館負責人隊伍建設調查及其發展策略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7(15):145-146.
[6]聶英,楊秀敏.探究新時期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J].科技視界,2013(32):226-227.
作者簡介
姜洋(1982-),女,遼寧省本溪市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醫藥信息學。